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杜介,并叙赏析

赠杜介,并叙

宋 · 苏轼
我梦游天台,横空石桥小。
松风吹菵露,翠湿香袅袅。
应真飞锡过,绝涧度云鸟。
举意欲从之,翛然已松杪。
微言粲珠玉,未说意先了。
觉来如堕空,耿耿窗户晓。
群生陷迷网,独达从古少。
杜叟子何人,长啸万物表。
妻孥空四壁,振策念轻矫。
遂为赤城游,飞步凌缥缈。
问禅不归舍,屡为瓠壶绕。
何人识此志,佛眼自照瞭。
我梦君见之,卓尔非魔娆。
仙葩发茗碗,剪刻分葵蓼。
从今更不出,闭户闲騕袅。
时从佛顶岩,驰下双莲沼。

注释

梦游:梦境中的游历。
横空:穿越空中。
应真:佛教中的仙人名。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微言:深奥的语言。
群生:众生。
振策:挥动马鞭。
赤城:道教中的名山。
佛顶岩:佛教圣地。

翻译

我梦见自己漫游天台,跨过空中的小石桥。
松风轻拂,草木上露水晶莹,香气随风袅袅上升。
应真的僧人驾着锡杖飞过,越过深涧,像云鸟般自由。
我心生向往,想要跟随,却发现自己已在松梢之上。
他的话语如珍珠玉屑,虽未明说,我已领悟。
醒来后感觉像是从梦境跌落,只有窗户透出晨光。
众生困于迷惑,能洞察真理者寥寥无几。
杜叟是谁,他在万物之上长啸,超脱尘世。
家中空荡荡,他振起马鞭,决心追求轻盈。
于是他开始游览赤城,脚步轻盈,仿佛踏空而行。
他问道却不回屋,常在葫芦壶间徘徊。
谁能理解他的志向?唯有佛眼才能洞悉。
我梦见你看见这一切,高洁如仙,不受魔障困扰。
仙花盛开在茶碗中,如同精心剪裁的葵蓼。
从此不再外出,闭门静享闲适。
他时常从佛顶岩疾驰而下,来到莲花池边。

鉴赏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表达对友人杜介深厚情谊和赞赏其高洁品格的作品。开头“我梦游天台”即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横空石桥小”则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既展现了诗人的想象力,也映射出对自由自在精神状态的向往。

“松风吹菵露,翠湿香袅袅”中的“菵露”指的是植物上的露珠,这里用来形容天台山清新的空气和植物的鲜活,通过感官细节让读者体验到诗人所经历的神秘而美好的自然环境。

接下来的“应真飞锡过,绝涧度云鸟”则更加深入地描绘了天台山的险峻和幽深,以及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的追求。这里的“应真”强调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真实感。

在“举意欲从之,翛然已松杪”一句中,“翛然”形容了松树轻盈飘逸的样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那种境界的向往,但又自知难以长久停留,表现了一种超脱而无法长久驻足的复杂情感。

“微言粲珠玉,未说意先了”则是对交流的期待和对心灵沟通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够与杜介进行深入的交流,但又觉得语言有限,难以完全表达内心的意思。

“觉来如堕空,耿耿窗户晓”一句转换了情境,从梦中醒来,对比现实生活中的狭小环境,感到一种落差和不适应。这里的“耿耿”形容了清晨的寂静与寒冷。

随后的“群生陷迷网,独达从古少”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思考的自豪感和孤独感。诗人认为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杜介的高洁志趣,只有少数人能够像他一样追求精神的自由和纯粹。

“杜叟子何人,长啸万物表”中的“杜叟子”指的是古代隐逸杜常,诗人通过这一呼唤,赞美杜介与古代高士相同的品格。这里的“长啸”形容了杜介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在“妻孥空四壁,振策念轻矫”一句中,“妻孥”指的是家庭和子女,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杜介脱离世俗、专注内心修为的赞赏。这里的“振策”形容了激励和鼓舞。

接下来的“遂为赤城游,飞步凌缥缈”则是对杜介精神世界的一种想象,他的精神状态如同诗人自己梦中的体验一样,是一种超越物质束缚、自由翱翔的境界。

“问禅不归舍,屡为瓠壶绕”一句中,“问禅”指的是追求禅意和智慧,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杜介不断探索内心世界、拒绝世俗诱惑的钦佩。

最后的“何人识此志,佛眼自照瞭”则是对能够理解和认同这种精神追求的人的赞美。这里的“佛眼”比喻了那种能够洞察事物本质的智慧,而“自照瞭”形容了一种内心的光明和自信。

整首诗通过梦游天台山,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精神追求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自由和纯粹的内心渴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