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感兴二十七首(其十)赏析

感兴二十七首(其十)

宋末元初 · 方一夔
转丸有馀巧,物莫如蛣蜣。
置身粪壤中,不复知臭香。
儿女苦贫贱,自爱钱满床。
丈夫意见别,胡为死排墙。
人心最灵智,自合知短长。
清浊虽异趣,均堕声利场。
为善与为利,相去争毫芒。
不见舜与蹠,鸡鸣辨存亡。

鉴赏

这首诗以昆虫蛣蜣为喻,巧妙地表达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蛣蜣将自己置于粪壤之中,却能不被臭香所扰,象征着在世俗的诱惑面前保持自我纯净的品质。诗中通过对比贫贱与富足、儿女与丈夫、清廉与贪腐的不同态度和选择,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

“儿女苦贫贱,自爱钱满床”描绘了家庭成员在贫困中的挣扎与对财富的渴望,反映出物质条件对人的影响。“丈夫意见别,胡为死排墙”则可能暗指男性在社会角色中的不同抉择,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差异。通过这些对比,诗人探讨了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人心最灵智,自合知短长”强调了人类智慧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当能够分辨是非、善恶。然而,“清浊虽异趣,均堕声利场”指出即便在道德观念上有所区别,人们最终往往还是被名利所吸引,陷入世俗的漩涡中。

最后,“为善与为利,相去争毫芒”表达了善行与追求私利之间的细微差别,提醒人们在道德选择上应更加谨慎。而“不见舜与蹠,鸡鸣辨存亡”则通过历史人物舜帝与盗跖的对比,强调了道德行为对于个人乃至社会存亡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人性、道德和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