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丁子植
宋 · 叶适
婉娈好少年,忆昨十五馀。
割慈避父母,逊志亲师儒。
已上破荒第,犹勤见未书。
平生烟雨外,秋浦荷菼初。
属官号高士,议政关惨舒。
吟情且勿放,民隐谅少摅。
割慈避父母,逊志亲师儒。
已上破荒第,犹勤见未书。
平生烟雨外,秋浦荷菼初。
属官号高士,议政关惨舒。
吟情且勿放,民隐谅少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婉娈:温柔善良。好少年:年轻人。
忆昨:回忆过去。
十五馀:十五岁左右。
割慈:舍弃亲情。
避父母:离开父母。
逊志:谦逊。
亲师儒:亲近老师和儒者。
破荒第:新建的书房。
见未书:阅读未读过的书。
秋浦:秋天的河流。
荷菼:荷花与初生的荻草。
属官:下属官员。
高士:高尚的人。
议政:参与政治讨论。
惨舒:悲喜之事。
吟情:吟诗的情感。
民隐:百姓疾苦。
少摅:少有表达。
翻译
温柔善良的年轻人,想起那时才十五多岁。为了追求学问,他离开父母的爱护,谦逊地亲近老师和儒者。
他已经建成了自己的书房,但仍勤奋阅读未读过的书籍。
一生都在风雨之外,秋天的浦江边,荷花与初生的荻草相伴。
他的属官都称他为高尚的人,他在政治讨论中关注民生疾苦。
暂且不要放下吟诗的情感,百姓的疾苦希望能得到更多关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青年才俊的赞美和送别之情。"婉娈好少年,忆昨十五馀"两句表达了对青年才华横溢、令人怀念的状态,而"割慈避父母,逊志亲师儒"则形象地描绘出这位年轻人在追求学问时,对待家庭与师长的态度。诗中通过"已上破荒第,犹勤见未书"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怠学的精神。
下片"平生烟雨外,秋浦荷菼初"写出了年轻人在自然中的宁静生活,以及他们首次体验到秋天池塘中的荷花之美。接着"属官号高士,议政关惨舒"则揭示了他已经成为一位官员,并参与国家大事,对待国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忧虑。
最后两句"吟情且勿放,民隐谅少摅"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青年才俊的情感寄托,以及对其关注民间疾苦、具有同理心的期待。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年轻有为之士的多面性格和美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