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韵答徐闇公
明 · 张煌言
穷途长日更难消,剩有图书伴寂寥;伯业徒看秦望气,客愁似潟广陵潮。
共歌丛桂山中发,谁识焦桐爨下烧?潦倒未应犹倔强,文人久已学承蜩。
共歌丛桂山中发,谁识焦桐爨下烧?潦倒未应犹倔强,文人久已学承蜩。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的作品,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孤寂与坚韧。首句“穷途长日更难消”描绘了诗人困厄之时,漫长的日子更加难以打发,显示出其内心的苦闷。接着,“剩有图书伴寂寥”表达了他以读书排遣孤独,寄托精神。
颔联“伯业徒看秦望气,客愁似潟广陵潮”运用典故,秦望山象征着前朝的遗志,广陵潮则比喻无尽的客愁,暗示自己虽有壮志,却无法施展,只能看着它消逝,如同潮水般无法阻挡。
颈联“共歌丛桂山中发,谁识焦桐爨下烧?”通过“丛桂”和“焦桐”这两个意象,表达诗人即使在山林中独自歌唱,无人理解其才华,也甘愿像烧焦的桐木一样,默默承受生活的煎熬。
尾联“潦倒未应犹倔强,文人久已学承蜩”揭示了诗人的坚韧性格,即使生活潦倒,也不失傲骨,表示文人已经学会像古人那样,执着于理想,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坚持下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张煌言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以及对文学艺术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