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陈晦父赴铨十三韵赏析

陈晦父赴铨十三韵

宋末元初 · 戴表元
古人取远士,得一以为豪。
江左贡千百,选抡今始劳。
占对混童厮,趋跄偕吏曹。
以兹寓绳准,弃髓索皮毛。
遂乃考卷业,成文喧诵号。
其次严保举,虚牍相笼叨。
富儒坐可得,贫儒走滔滔。
有司见其然,厌贱如蓬蒿。
谁知真儒者,百黜宁不遭。
陈生青紫门,佐书越江皋。
秩满在选中,家寒无所操。
虞翻显凭易,买臣进缘骚。
吴士例则然,且毋衒名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表元所作的《陈晦父赴铨十三韵》,主要描绘了古代选拔人才的过程和其中的不公现象。诗的前几句指出,古人看重选拔出的杰出人才,而江左地区虽然人才众多,但如今选拔过程显得格外艰辛。选拔过程中,即使是儿童和低级官吏也参与其中,选拔标准混乱,导致真正有才学的儒生被忽视。

接着,诗描述了选拔过程中的弊端,如虚假保举和贫富差距悬殊,富有的儒生轻易获得官职,而贫穷的儒士却难以谋取。官员们对此熟视无睹,甚至鄙视那些真正有学问的人。然而,诗人强调,像陈晦父这样的真儒者,即使遭受多次贬谪,也不应因此放弃。

诗的最后部分提到陈晦父的情况,他在越江任职满期后,因家境贫寒而无法维持生活,但他凭借才华如虞翻精通《易经》、司马迁因《离骚》而晋升的例子,暗示真正的学者不应过分炫耀自己的名声,而是坚持自我,等待机会展现真正的价值。整首诗通过陈晦父的经历,揭示了古代科举制度的局限和对人才的误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