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声声慢(吕碧城女士怛化香港,倚声寄悼)赏析

声声慢(吕碧城女士怛化香港,倚声寄悼)

近现代 · 龙榆生
荒波断梗,绣岭残霞,迢遥梦杳音书。
腊尽春迟,花香冉冉愁予。
浮生渐空诸幻,奈灵山、有愿成虚。
人去远,剩迦陵悽韵,肯更相呼。
慧业早滋兰畹,共灵均哀怨,泽畔醒余。
揽涕高丘而今踯躅焉如。
慈航有情同度,瞰清流、拚饱江鱼。
真觉了,任天风、吹冷翠裾。

词语解释

哀怨的意思:[释义](形)由于受了委屈而悲伤怨恨。 [构成]并列式:哀+怨 [例句]哀怨的目光。(作定语)她哀怨命运的不公平。(作谓语)...

残霞的意思:残馀的晚霞。 南朝 梁 何逊 《夕望江桥》诗:“夕鸟已西度,残霞亦半销。” 宋 沉与求 《石壁寺山房即事》诗之二:“画桥依约垂柳外,映带残霞一抹红。” 明 王贵一 《李三十六拙隐草堂》诗:“春柳移阴入,残霞带雨来。” 刘半农 《教我如何不想她》诗:“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愁予的意思:使我发愁。《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王逸 注:“予, 屈原 自谓也。”一说犹忧愁。 姜亮夫 校注:“予,诸家以为吾之借字,实不辞。予者,......忧也。”按,后人皆用 王 注义。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唐 皮日休 《贫居秋日》诗:“亭午头未冠,端坐独愁予。” 清 方文 《陆放翁集有“身后人传千首诗”之句予乐而赋之》诗:“千首诗传吾愿足,家人穷饿岂愁予。”...

慈航的意思:佛教语。谓佛、菩萨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济众,使脱离生死苦海。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法轮明暗室,慧海度慈航。”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断痴求慧剑,济苦得慈航。”《花月痕》第五二回:“万顷情波,都成觉岸;千重苦海,尽泛慈航。”...

翠裾的意思:绿色的衣襟。 唐 于武陵 《长信宫》诗之一:“坐听南宫乐,凉风摇翠裾。” 明 孙柚 《琴心记·汉宫春晓》:“香迴翠车,风掀翠裾。”...

断梗的意思:(1).折断的苇梗。 唐 李贺 《咏怀》之一:“ 梁王 与 武帝 ,弃之如断梗。” 宋 周邦彦 《宴清都》词:“寒吹断梗,风翻暗雪,洒窗填户。”(2).比喻漂泊不定。 元 曹伯启 《再和陈爱山》:“乾坤双断梗,身世一芳樽。” 明 杨珽 《龙膏记·空访》:“一别芳容悲断梗,千年幽恨正难平。” 夏曾佑 《送汪毅白》诗:“江湖断梗藩龙翼,一槎生平负典坟。”参见“ 断梗浮萍 ”、“ 断梗飘蓬 ”。...

而今的意思:[释义](副)如今。 [构成]附加式 [例句]而今大家生活非常好。(作状语)...

浮生的意思: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人生为“浮生”。 南朝 宋 鲍照 《答客》诗:“浮生急驰电,物道险絃丝。” 唐 元稹 《酬哥舒大少府寄同年科第》诗:“自言行乐朝朝是,岂料浮生渐渐忙。” 明 王錂 《春芜记·宴赏》:“浮生回首如驰影,能消几度閒愁闷。” 茅盾 《追求》三:“永别了!如梦的浮生,谜一样的人生!”...

高丘的意思:(1). 楚国 山名。《楚辞·离骚》:“忽反顾以流涕兮,哀 高丘 之无女。” 王逸 注:“ 楚 有 高丘 之山。女以喻臣。言己虽去,意不能已,犹復顾念 楚国 无有贤臣,心为之悲而流涕也。”一说,泛指高山。见 游国恩 纂义。 唐 杨炯 《西陵峡》诗:“ 楚 都昔全盛, 高丘 烜望 杞 。” 鲁迅 《集外集·湘灵歌》:“ 高丘 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餘春。”(2).高山。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或大泽而康帝图,或高丘而济王业。” 明 朱茂暉 《登高丘而望远海》诗:“吾登高丘,思...

高丘的意思:(1). 楚国 山名。《楚辞·离骚》:“忽反顾以流涕兮,哀 高丘 之无女。” 王逸 注:“ 楚 有 高丘 之山。女以喻臣。言己虽去,意不能已,犹復顾念 楚国 无有贤臣,心为之悲而流涕也。”一说,泛指高山。见 游国恩 纂义。 唐 杨炯 《西陵峡》诗:“ 楚 都昔全盛, 高丘 烜望 杞 。” 鲁迅 《集外集·湘灵歌》:“ 高丘 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餘春。”(2).高山。 唐 杨炯 《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或大泽而康帝图,或高丘而济王业。” 明 朱茂暉 《登高丘而望远海》诗:“吾登高丘,思...

更相的意思:相继;相互。《史记·张丞相列传》:“ 田文 言曰:‘今此三君者,皆丞相也。’其后三人竟更相代为丞相。”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予与公更相知善有年矣。” 清 王士禎 《池北偶谈·谈异七·两五鬼》:“ 五代 时, 南唐 冯延巳 及弟 延鲁 ,与 魏岑 、 陈觉 、 查文徽 等更相推唱,时人谓之五鬼。”...

慧业的意思:佛教语。指智慧的业缘。《维摩经·菩萨品》:“知一切法,不取不捨,入一相门,起於慧业。”《太平广记》卷一一四引《法苑珠林·释僧护》:“ 高齐 时,有释 僧护 ,守道直心,不求慧业,愿造丈八石像。” 清 侯方域 《与槁木大师书》:“夫慧业之与贪业虽稍不同,其为业一也。” 清 龚自珍 《人月圆》词:“甘心费尽,三生慧业,万古才华。”...

迦陵的意思:“ 迦陵频伽 ”的省称。 唐 元稹 《度门寺》诗:“佛语迦陵説,僧行猛虎从。” 唐 刘商 《咏双开莲花》:“西方采画迦陵鸟,早晚双飞池上来。” 宋 咸辉 《<首楞严经>义海》卷二:“迦陵仙音,徧十方界。” 叶玉森 《印度故宫词》:“啼春夜夜迦陵苦,望帝年年孔雀冤。”...

江鱼的意思:石头鱼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三·石头鱼》。...

揽涕的意思:亦作“擥涕”。挥泪。《楚辞·九章·思美人》:“思美人兮,擥涕而竚眙。” 王夫之 通释:“擥涕,挥泪也。” 三国 魏 曹植 《三良诗》:“揽涕登君墓,临穴仰天嘆。” 唐 杨炯 《<王勃集>序》:“盖以投分相期,非弘词説,澘然擥涕,究而序之。”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既抗言而誓众,方揽涕以登车。” 清 徐枋 《别诗》:“恐伤游子心,揽涕不敢下。”...

灵山的意思:(1).道家指 蓬莱山 。《文选·左思<吴都赋>》:“巨鼇贔屓,首冠 灵山 。” 吕向 注:“ 灵山 ,海中 蓬莱山 。”(2).指传说中的 昆仑山 曾城 。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若夫 曾城 ,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 灵山 ,有爱嘉名。” 逯钦立 校注:“ 灵山 ,指 崑崙 曾城 。”(3).借指 昆仑山 。 南朝 梁 沉约 《锺山》诗:“ 灵山 纪地德,地险资岳灵。” 锺山 , 昆仑山 的别名。参见“ 曾2城 ”。(4). 印度 佛教圣地 灵鹫山 的简称。 南朝 齐 王融 《净行...

灵均的意思:(1). 战国 楚 文学家 屈原 字。《楚辞·离骚》:“名余曰 正则 兮,字余曰 灵均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及 灵均 唱《骚》,始广声貌。” 宋 辛弃疾 《贺新郎·和徐斯远韵》词:“兰佩芳菲无人问,叹 灵均 ,欲向 重华 诉。” 李大钊 《青春》:“ 湘水 灵均 ,兴春秋代序之感。”(2).泛指词章之士。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但自世重文藻,词宗丽淫,於是 沮诵 失路, 灵均 当轴。” 浦起龙 通释:“此言 灵均 当轴,借言以词人当史局也。” 宋 姚述尧 《念...

冷翠的意思:给人以清凉感的翠绿色。 唐 陆龟蒙 《秋荷》诗:“盈盈一水不得渡,冷翠遗香愁向人。” 宋 苏轼 《入峡》诗:“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 宋 吴文英 《水龙吟·惠山酌泉》词:“艳阳不到青山,古阴冷翠成秋苑。” 清 陈维崧 《念奴娇·看山如读画读画似看山》词:“一身冷翠,此间三伏无夏。”...

冉冉的意思:◎ 冉冉 rǎnrǎn(1) [gradually]∶渐进地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古乐府《陌上桑》(2) [slowly] ∶ 慢慢地冉冉上升(3) [tenderly and droopingly]∶柔软下垂的样子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任天的意思:谓任从天命。《宋书·顾觊之传》:“若藉数任天,则放情荡思;拘训驯范,则防虑检丧。”...

天风的意思:风。风行天空,故称。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唐 韩愈 《辛卯年雪》诗:“波涛何飘扬,天风吹旛旂。”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春》:“好趁天风,直上青霄。” 郭沫若 《哀时古调》九:“天风吹,海浪流。满怀悲愤事,聊以寄箜篌。”...

迢遥的意思:◎ 迢遥 tiáoyáo[distant;remote] 遥远的样子道路迢遥...

绣岭的意思:山名。在今 陕西省 临潼县 骊山 上,有 东绣岭 、 西绣岭 。以山势高峻,如云霞绣错,故名。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 绣岭 明珠殿 ,层峦下繚墙。” 清 陈维崧 《念奴娇·寄董玉虬侍御秦中》词:“我去 汴 城君 绣岭 ,一样前朝陵闕。”...

音书的意思:音讯,书信。 唐 宋之问 《渡汉江》诗:“ 岭 外音书断,经冬復歷春。”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都做了一春鱼雁无消息,不甫能一纸音书盼得。”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况隔千山万水,生死存亡,虽有音书难寄。” 李大钊 《南天动乱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诗:“风尘 河 北音书断,戎马 江 南羽檄纷。”...

有情的意思:◎ 有情 yǒuqíng(1) [passion]∶指男女互相倾慕的感情。也指普通的感情天若有情天亦老(2) [interest]∶有意思、有趣曲外有情...

踯躅的意思:◎ 踯躅 zhízhú(1) [pace up and down;loiter around]∶徘徊不前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始踯躅于燥吻。——《文选》(2) [tread]∶用脚踏地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