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贺新郎五十八首(其五十二)赏析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五十二)

清 · 蒋士铨
公子年华妙。
写乌兰、清词丽句,者般精到。
小劫沧桑一番过,只许方平微笑。
才数遍、乱山残照。
廿四桥边重徙倚,玉箫声、不似当时调。
江滚滚、发长啸。
淋漓醉墨多凭吊。
怕听他床边蚁斗,枕边驴叫。
记我扁舟寻噩梦,红杏枝头曾闹。
恨不倚、郎君乌帽,文字因缘迟廿载,但惺惺、相惜还相劳。
请释憾、暮终柪。

鉴赏

此诗《贺新郎》五十八首之五十二,出自清代诗人蒋士铨之手。蒋士铨,字心余,号鹿潭,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戏曲家。这首诗以“公子年华妙”开篇,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形象,通过“写乌兰、清词丽句,者般精到”表达了对这位青年文采的赞美。

接下来,“小劫沧桑一番过,只许方平微笑”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个人的微小经历与历史的大变动相对比,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淡然的态度。“才数遍、乱山残照”,描绘出一种苍凉而壮美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廿四桥边重徙倚,玉箫声、不似当时调”两句,借用了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情境的感慨。接着,“江滚滚、发长啸”一句,通过江水的奔腾和诗人的长啸,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平。

“淋漓醉墨多凭吊”则表达了诗人通过挥洒笔墨来寄托哀思的情感。“怕听他床边蚁斗,枕边驴叫”两句,以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为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批判。

“记我扁舟寻噩梦,红杏枝头曾闹”两句,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暗示了对现实的不满。“恨不倚、郎君乌帽,文字因缘迟廿载,但惺惺、相惜还相劳”则是对未能在更早的时间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作的遗憾之情的抒发。

最后,“请释憾、暮终柪”表达了诗人希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能够得到心灵的慰藉和解脱,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才华的自豪,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还有对友情与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