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秀才二首(其一)
宋 · 陈造
吏治因循俗已疵,可无柱后济宽慈。
顾惭德化一何取,敢意古人三不欺。
剔蠹方图洗熏染,放麑端复惎衰迟。
成君今段莱衣笑,莫更风前赋百罹。
顾惭德化一何取,敢意古人三不欺。
剔蠹方图洗熏染,放麑端复惎衰迟。
成君今段莱衣笑,莫更风前赋百罹。
注释
吏治:官场管理。因循:沿袭。
俗:旧习。
疵:弊端。
柱后:古代贤臣,以宽厚著称。
济:帮助。
宽慈:宽大仁慈。
顾惭:反思,自愧。
德化:道德教化。
一何取:有何成效。
古人三不欺:古人不会对我欺诈(指期望公正无欺)。
剔蠹:去除腐败。
洗熏染:清洗腐败。
放麑:释放幼兽,比喻释放罪犯。
惎:警惕。
衰迟:衰老。
成君:成就君王。
莱衣:比喻美德或欢乐。
笑:欢笑。
赋百罹:感慨人生的苦难。
翻译
官场沿袭旧习已多弊端,是否需要像柱后那样施以宽大仁慈。反思自己的德行教化有何成效,怎敢妄想古人不会对我欺诈。
正欲去除腐败,清洗熏染,释放幼兽,警惕自己衰老时的贪婪。
今日能成就君王的美德,如同莱衣般的欢笑,不要再在风前感慨人生的苦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题为《次韵陈秀才二首(其一)》。诗中,诗人针对当时官场的因循守旧现象,表达了对吏治改革的期待和自我反省。他感慨于官场风气的败坏,认为应当效仿古人以德化民,去除腐败,洗涤熏染。同时,他还提醒自己要像对待幼鹿般关爱百姓,不要让衰颓之态加剧。最后,诗人期望友人陈秀才能保持乐观,不要在困境中过多沉湎于忧患,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期许。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道德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