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鱼计亭赏析

鱼计亭

宋 · 楼钥
平生信天公,颓然不作计。
顾我虽非鱼,想见亦相似。
潜深本其性,鱼亦非有意。
浮阳或在渚,不能终自秘。
或为饥所驱,危机在香饵。
轻丝引纤钩,性命困刀几。
鱼以味得烹,我以名自累。
安得两相忘,容我从此逝。

拼音版原文

píngshēngxìntiāngōngtuíránzuò

suīfēixiǎngjiànxiāng

qiánshēnběnxìngfēiyǒu

yánghuòzàizhǔnéngzhōng

huòwèisuǒwēizàixiāngěr

qīngyǐnxiāngōuxìngmìngkùndāo

wèipēngmínglèi

ānliǎngxiāngwàngróngcóngsh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楼钥的作品《鱼计亭》,诗人以鱼的视角来寓言人生的沉浮与抉择。首句“平生信天公,颓然不作计”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听天由命和不刻意算计的态度。接下来,诗人通过“顾我虽非鱼,想见亦相似”将自己与鱼类的生活状态相联系,暗示即使不是鱼,也可能面临类似的选择困境。

“潜深本其性,鱼亦非有意”揭示了鱼的本性——喜欢潜水,但这并非出于主动选择,而是自然使然。然而,“浮阳或在渚,不能终自秘”表明,即使是鱼,也无法永远隐藏在水面之下,有时会被外界诱惑吸引。

“或为饥所驱,危机在香饵”进一步描绘了鱼被饥饿驱使,陷入危险的境地,这与人追求名利时容易被诱惑相映照。“轻丝引纤钩,性命困刀几”形象地写出鱼被捕捞的过程,暗示了人因欲望而陷入险境。

最后两句“鱼以味得烹,我以名自累”直抒胸臆,鱼因美味而被烹饪,人则因追求名声而自我束缚。诗人渴望“安得两相忘,容我从此逝”,即与世无争,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寓言深刻,借鱼之境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