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二首(其二)
宋 · 苏轼
馀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
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
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
注释
馀刃:剩余的兵器。横海:横扫大海。
鲲:古代传说中的大鱼。
诗谶:预言性质的诗文,暗示未来。
游魂:飘荡的灵魂,指诗人自己。
归来:返回故乡或某个地方。
别:告别。
陶弘景:南朝时期的道教思想家。
神武门:古代皇宫的城门,这里可能象征权力或归宿。
翻译
剩余的刀剑在西方如屠鲸般横扫,似乎预示着我的诗作是游荡的灵魂。我归来之时,希望能与陶弘景告别,然后在神武门挂起衣冠,结束漂泊。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仙气和超脱之意的诗句,由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馀刃西屠横海鲲”,这里的“馀刃”指的是无用的刀剑,可能象征着武力或暴力的无用,“西屠”则是古代神话中的海中巨兽,能够吞噬一切。将其横亘于海上,是对自然力量的一种超越和驾驭。这种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和强大的追求。
“应余诗谶是游魂”,“应”字有回应之意,“余”指的是作者自己,“诗谶”则是通过诗歌预言或表达的一种超自然力量。这里的“游魂”可能暗示着作者对于灵魂自由漂浮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羁绊的不满和逃避。
“归来趁别陶弘景”,这句话中,“归来”意味着诗人有返回某种状态或地点的愿望,可能是指回到自然界或者精神上的宁静世界。“趁别”则是一种告别,准备离开当前的环境。这里提到的“陶弘景”很可能是指东晋时期的隐逸之士陶渊明,他在文学史上以其超脱世俗、归隐山林而闻名。诗人通过这一点表达了对陶渊明那种生活方式的向往。
最后,“看挂衣冠神武门”,“看”字是观察或者凝视的意思,可能暗示着一种期待或憧憬。“挂衣冠”则是在某种正式场合下的装扮,而“神武门”在古代多指宫廷中的重要门户,这里很可能象征着权力和尊严。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权威和礼仪的观察,或者是期待自己能够达到那种地位。
总体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