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师邵春日登慈恩寺镜光阁及归途即事(其二)赏析

和师邵春日登慈恩寺镜光阁及归途即事(其二)

明 · 顾清
祗园开胜地,金刹俯层轩。
水月澄空相,伽陵象佛言。
慈云低树湿,瑞叶入窗翻。
若论三乘事,微吟已自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和师邵春日登慈恩寺镜光阁及归途即事(其二)》描绘了春天时节游览慈恩寺镜光阁的景象。诗人以“祗园”和“金刹”两个富有佛教色彩的词汇,赞美了寺庙的神圣与辉煌,暗示着环境的庄重与宁静。"水月澄空相"形象地描绘了池水倒映着明亮的月色,意境空灵清澈。

伽陵象佛言,可能指的是伽蓝经中的佛法教义,通过伽陵鸟的鸣叫声仿佛传达出佛祖的智慧之言。接下来,“慈云低树湿”写出了云雾缭绕,湿润了低垂的树梢,增添了寺庙的神秘与祥和气氛。"瑞叶入窗翻"则描绘了春风吹动树叶,如同吉祥的叶片翻飞进入窗户的动态画面。

最后两句“若论三乘事,微吟已自繁”,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深奥的理解,轻轻吟诵中已经感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寺庙的景色,寓含了对佛法的敬畏与领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