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道中
明 · 薛瑄
古道萦回傍险行,萧萧禾黍晚风清。
无边诗思嵩高色,不尽年光落水声。
华表柱倾秋草合,龟趺碑暗雨苔生。
往来人世成今古,一曲高歌寄此情。
无边诗思嵩高色,不尽年光落水声。
华表柱倾秋草合,龟趺碑暗雨苔生。
往来人世成今古,一曲高歌寄此情。
鉴赏
这首《洛水道中》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描绘了洛水道中的一番景象,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自然之美。
首句“古道萦回傍险行”,开篇即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古老道路,紧贴着险峻的地势前行,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探索的氛围。接着,“萧萧禾黍晚风清”一句,以轻柔的晚风拂过金黄的稻田,带来一片宁静与和谐,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田园诗意的画面之中。
“无边诗思嵩高色,不尽年光落水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诗意的氛围。嵩山的壮丽景色激发了无限的创作灵感,而流水潺潺的声音则仿佛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时间的永恒对话。
“华表柱倾秋草合,龟趺碑暗雨苔生”描绘了一幅古旧而凄美的景象。古老的华表柱在秋草的包围下显得更加沧桑,龟趺碑上青苔生长,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蕴含了对过往时光的深深怀念。
最后,“往来人世成今古,一曲高歌寄此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思考。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人们的故事终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通过一曲高歌,诗人寄托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
整体而言,《洛水道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