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其八)
明 · 陈邦彦
乞得藏经一两函,片幡无影自冥探。
尘根未遣空愁在,业戒其如绮语酣。
谁悟冤亲皆眷属,刚缘嗔爱失瞿昙。
千年大事堪糊突,好向鸦山再一参。
尘根未遣空愁在,业戒其如绮语酣。
谁悟冤亲皆眷属,刚缘嗔爱失瞿昙。
千年大事堪糊突,好向鸦山再一参。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邦彦所作的《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中的第八首。诗中以“乞得藏经一两函”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经典的虔诚追求与深入探索之心。接下来,“片幡无影自冥探”一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幽静的山中,通过冥想与内心深处的探寻,寻求精神的解脱与智慧的启迪。
“尘根未遣空愁在”,诗人意识到世间纷扰与烦恼如同尘埃般难以摆脱,但内心的忧虑却无法真正消除。“业戒其如绮语酣”,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行为与言语的反省,认识到过度的欲望与虚妄的言语会成为心灵的枷锁。
“谁悟冤亲皆眷属”,诗人在此提出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即世间所有的恩怨情仇,其实都是命运的安排,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与因果。然而,“刚缘嗔爱失瞿昙”,指出人们往往因为嗔恨与贪爱而迷失了自我,忘记了佛陀教导的慈悲与智慧。
最后,“千年大事堪糊突,好向鸦山再一参”,诗人感慨于历史的长河中,许多重要的事情都可能被遗忘或混淆,因此他希望再次前往鸦山,继续深入思考与修行,以求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与领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佛法以及自我救赎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