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刘聚卿属题翁覃溪书金刚经塔图本赏析

刘聚卿属题翁覃溪书金刚经塔图本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柳书精拓《金刚经》,近出燉煌之石室。
唐人写经此其最,见之使人每自失。
聚卿示我初有悟,结构艰辛扫圆滑。
书来复示经塔本,细楷乃是覃溪笔。
一塔适成经一部,共嗟此老太巧密。
名流好事殊可喜,叶氏刊传妙无匹。
陶斋收藏甲天下,独肯为子舍珍物。
翩翩诗字含古味,骎骎北平欲度越。
尔来时事愈难挽,志士灰心竞学佛。
好持此经礼浮图,收拾精魂敛心骨。
回文哀怨谁复谅,苏蕙英灵久埋没。
题成卷图起看天,飞鸽喧空绕双阙。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近现代初的郑孝胥所作,题为《刘聚卿属题翁覃溪书金刚经塔图本》。诗中,诗人首先赞叹了唐代书法家柳书精拓的《金刚经》拓本,认为它是敦煌石室中最为珍贵的书法作品,看到它令人惊叹不已。接着,诗人提到刘聚卿展示给他一幅经塔图本,这幅作品由覃溪以细致的小楷书写,风格独特,结构严谨,摒弃了圆润的笔触。

诗人对叶氏刊传此图表示赞赏,认为其技艺高超无人能及。而翁覃溪的收藏品在当时堪称天下第一,他却愿意将这件珍品赠予他人,这份慷慨令人欣喜。诗中还提及了北平(北京)的文化气息,以及当时社会动荡,志士们转而研习佛法以寻求心灵寄托。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衰落的感慨,呼吁人们珍视并传承经典,如回文诗般的深沉哀怨,似乎只有苏蕙这样的才女才能理解。整首诗以描绘画面和情感交织,展现了对书法艺术和历史文化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