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刘将军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万重围里脱兵氛,匹马勤王志不分。
既抱忠贞仇敌国,莫于成败议将军。
身前名照江南月,地下心衔塞北云。
为痛英雄并消没,托诗为史笔传闻。
既抱忠贞仇敌国,莫于成败议将军。
身前名照江南月,地下心衔塞北云。
为痛英雄并消没,托诗为史笔传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围里:重重包围之中。勤王:奔赴朝廷,辅佐君王。
成败:成功或失败。
消没:消失,不再存在。
翻译
在重重包围中逃脱战乱,匹马奔向朝廷报效国家的决心坚定不移。既然怀抱忠诚,视敌如仇,不应以成败来评判将军的英勇行为。
他的英名照亮了江南的明月,他的心怀塞北的壮志。
为悼念那些消失的英雄,我写下这首诗,让它流传为历史的见证。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哀刘将军》,通过对刘将军在重重包围中仍坚持勤王报国的英勇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和对英雄命运的感慨。首句“万重围里脱兵氛”展现了刘将军在艰苦战斗中的智勇双全,接下来的“匹马勤王志不分”强调了他坚定的忠诚和不顾个人安危的决心。
诗人认为,无论刘将军的行动是否成功,都不能因此而质疑他的忠诚与英勇,“既抱忠贞仇敌国”,这表明他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国家的热爱。颈联“身前名照江南月,地下心衔塞北云”形象地表达了刘将军的名声将如明月般照耀江南,他的精神将如塞北的云天般深远,体现了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最后两句“为痛英雄并消没,托诗为史笔传闻”,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刘将军壮志未酬、英魂消逝的悲痛,以及希望通过诗歌流传其事迹,使之成为历史长河中不朽的传说。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示了郑思肖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