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于逊游衡岳三首(其二)
明 · 黎民表
神皋钟火德,名岳奠坤维。
岂伊灊霍俦,聪明谅在兹。
登封表崇壝,肃事展灵祇。
欹厓结衡宇,回阿荫桂旗。
卿云出扣阈,郎月流琐扉。
玉童夜击鼓,祠官朝祝釐。
触石散膏壤,生贤翊昌期。
理冥信莫测,迹贲良可窥。
蹇余俗士驾,何时骖赤螭。
晨登岣嵝岑,旷望弥赤县。
坰服引昭丘,襟带穷楚甸。
五峰郁游龙,三湘皎澄练。
礧砢矫以虔,云霞蔼而变。
尚想卢敖游,应蔑海若见。
尚子愿终毕,伯昏险可践。
夙昔经奇心,兹焉慰遐眷。
岂伊灊霍俦,聪明谅在兹。
登封表崇壝,肃事展灵祇。
欹厓结衡宇,回阿荫桂旗。
卿云出扣阈,郎月流琐扉。
玉童夜击鼓,祠官朝祝釐。
触石散膏壤,生贤翊昌期。
理冥信莫测,迹贲良可窥。
蹇余俗士驾,何时骖赤螭。
晨登岣嵝岑,旷望弥赤县。
坰服引昭丘,襟带穷楚甸。
五峰郁游龙,三湘皎澄练。
礧砢矫以虔,云霞蔼而变。
尚想卢敖游,应蔑海若见。
尚子愿终毕,伯昏险可践。
夙昔经奇心,兹焉慰遐眷。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送何于逊游衡岳三首(其二)》描绘了衡山作为神皋之地,拥有钟灵毓秀的火德之气,是名副其实的大地基座。诗人认为衡岳不仅与灊霍等名山相媲美,更是智慧和神圣的象征。登山祭祀的仪式庄重,衡山的自然景观如倾斜的崖壁、回环的山谷和桂树下的宫殿,都显得神秘而美丽。
夜晚,卿云缭绕于门庭,郎月照耀着门户,神灵的活动在进行。玉童击鼓,祠官祈福,衡山之力滋养着这片土地,孕育出众多贤才,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诗人感叹自己未能亲身参与这样的神圣之旅,期待有朝一日能与何于逊一同乘坐赤螭(神话中的龙)游览衡岳。
诗中还提及岣嵝山、昭丘等衡岳周边的名胜,以及五峰的壮丽景色和澄澈的湘江。诗人想象卢敖般的仙人在此游历,对海若这样的海神也视若无睹,显示出衡岳的超凡魅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何于逊此行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完成心愿,实现冒险,同时也借此慰藉自己的思慕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衡岳的景仰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