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云溪
明 · 朱谏
今日若耶溪,不见采莲女。
但见荡舟人,独坐孤篷底。
放歌趁长风,馀音逐流水。
一曲歌未终,白日落西海。
红颜不再妍,青春岂长在。
莲花空自开,溪声终不改。
但见荡舟人,独坐孤篷底。
放歌趁长风,馀音逐流水。
一曲歌未终,白日落西海。
红颜不再妍,青春岂长在。
莲花空自开,溪声终不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江南水乡画面。诗人朱谏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若耶溪畔的自然景色与人物活动,同时融入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首句“今日若耶溪,不见采莲女。”以“今日”二字点明时间,与过去的景象形成对比,暗示了某种变化或失落。接着,“但见荡舟人,独坐孤篷底。”描绘了当前溪边的场景,荡舟之人独自一人,坐在简陋的篷下,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
“放歌趁长风,馀音逐流水。”这两句写出了荡舟人的行为——放声歌唱,歌声随着长风飘散,又随流水远去,充满了自由与洒脱的气息。然而,“一曲歌未终,白日落西海。”表明歌声虽美,却无法挽留时间的流逝,太阳最终还是落向了西海,象征着美好时光的短暂。
最后,“红颜不再妍,青春岂长在。”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人生的无常,感叹红颜易老,青春不再,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莲花空自开,溪声终不改。”莲花开放是自然界的常态,溪水潺潺则是永恒不变的声音,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恒定,寓含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