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寺竹枝词五首(其一)
宋 · 杨万里
峡里撑船更不行,棹郎相语改行程。
却从西岸抛东岸,依旧船头不可撑。
却从西岸抛东岸,依旧船头不可撑。
注释
撑:划船。不行:难以行进。
棹郎:船夫。
相语:互相交谈。
改行程:改变航行计划。
西岸:河的西边。
抛:扔,这里指船夫让船顺流而下。
东岸:河的东边。
依旧:仍然。
不可撑:无法再用桨划动。
翻译
在峡谷中撑船更是困难重重船夫们相互交谈,商量改变航行路线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行舟在峡里遇到困难的情景,诗人巧妙地借竹枝词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首句“峡里撑船更不行”直接点出了主题,即在险峻的山峡中推舟前进已经变得不可能。这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一种无奈,也反映出人与自然斗争时的局限性。
紧接着,“棹郎相语改行程”则展示了面对困境时人的智慧和适应能力。棹郎即撑船者,相语指的是他们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在这里,诗人通过“改行程”三个字传达了一种转变和调整,这不仅是对于航行路线的改变,也象征着面对困难时人的灵活应变。
第三句“却从西岸抛东岸”描绘了撑船者不得已采取的一种行动方式。这里的“抛”字用得非常生动,传达了一种力量和决绝,同时也隐含着一种无奈,因为这种做法显然是在强行改变自然环境。
最后一句“依旧船头不可撑”则是对前述努力的一种总结,无论如何改变方向或方式,最终面对的是同样的困境——在这险峻的峡里,船头依旧难以推进。这不仅是一种实况描述,也隐含着一种哲理,即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有时人的努力和智慧仍然无法改变结果。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场与大自然力量搏斗的人类活动,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同时也表现了人对自然环境适应性和挑战性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