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湖下湖顶还荪溪
返照弄霞姜女峤,泠风激树雁门祠。
水犍稳载芦箫响,山鸟惊看席帽欹。
黄叶满林茅屋近,不妨吟啸过溪迟。
注释
大查湖:指一个湖泊的名字。曲路:弯曲的道路。
萝岩:形状奇特的岩石。
万石:众多的石头。
返照:夕阳。
姜女峤:传说中的山峰名。
泠风:清凉的风。
雁门祠:纪念雁门关的祠庙。
水犍:水上运输工具,如船。
芦箫:用芦苇制成的乐器。
席帽:用草编的帽子。
茅屋:简陋的小屋。
吟啸:吟诗或长啸。
翻译
大查湖弯曲的路漫长蜿蜒,向北转去通向奇特的萝岩。夕阳映照在姜女峰上,凉风吹过雁门祠,树叶摇曳作响。
湖上的舟船平稳地行驶,传来芦苇箫声,山鸟因惊动而飞起,看见有人戴歪了的草帽。
树林中黄叶满目,附近有茅屋,不妨慢慢走过小溪,吟诗长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融入其中的情感体验。
"大查湖曲路逶迤,北转萝岩万石奇。" 这两句开篇便以大查湖为背景,通过对曲折道路和奇特岩石的描绘,勾勒出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境。
"返照弄霞姜女峤,泠风激树雁门祠。" 这两句则以色彩与光影的变化展示了湖水对阳光的反射,以及山风在林间穿梭时带来的生机,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水犍稳载芦箫响,山鸟惊看席帽欹。" 这两句通过对船只载着芦苇和箫声,以及山鸟对于农人的好奇探视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观察与感受。
"黄叶满林茅屋近,不妨吟啸过溪迟。" 这两句则以黄色的落叶和茅屋的亲近,以及诗人自己在溪边漫步时的悠然心境,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通过诗人的眼光和情感,我们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词语解释
不妨的意思:[释义](副)表示可以这样做,没有什么妨碍。 [构成]偏正式:不〔妨 [例句]这个方法不妨试试。(作状语)...
返照的意思:亦作“ 返炤 ”。 1.夕阳,落日。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诗:“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宋 林逋 《孤山后写望》诗:“返照未沉僧独往,长烟如淡鸟横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花公主》:“忽然醒寤,则返照已残。”(2).夕照;傍晚的阳光。 唐 刘长卿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诗:“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太阳落了下去,返照照着几千根桅杆半截通红。” 曹禺 《日出》第二幕:“黄昏了,室内一片夕阳的返照。”(3).反射;照射。 清 蒲松龄 《夏客稷门僦居湖楼》...
惊看的意思:惊奇地注视。 清 刘大櫆 《途中所见》诗:“林外白光浮,惊看长湖水。” 清 刘大櫆 《过汶上赠邓明府》诗:“如今白髮同尊酒,拭泪惊看梦里人。”...
看席的意思:即看卓。 清 顾张思 《土风录·看席》:“《正字通》谓:今俗燕会黏果列席曰看席。即古之飣坐,谓飣而不食者。”参见“ 看卓 ”。...
泠风的意思:小风;和风。《庄子·齐物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 成玄英 疏:“泠,小风也。”《吕氏春秋·任地》:“子能使子之野尽为泠风乎?” 高诱 注:“泠风,和风,所以成穀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往新安桐庐口》诗:“既及泠风善,又即秋水驶。”《新唐书·柳宗元传》:“蒸为清氛,疏为泠风。”...
茅屋的意思:◎ 茅屋 máowū[thatched cottage;hut] 用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的简陋房子...
万石的意思:(1).《汉书·石奋传》:“ 奋 长子 建 ,次甲,次乙,次 庆 ,皆以驯行孝谨,官至二千石。於是 景帝 曰:‘ 石君 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宠乃举集其门。’凡号 奋 为 万石君 。”后因以“万石”指 汉 石奋 。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惠施 以之辩给, 万石 以之訥慎。”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 万石 周慎,安亲保荣。”(2).指一家有五人官至二千石或一家多人为大官者。《汉书·酷吏传·严延年》:“ 延年 兄弟五人皆有吏材,至大官, 东海 号曰‘万石 严嫗 ( 延年 母)’。”《...
逶迤的意思:◎ 逶迤 wēiyí[winding;meandering] 蜿蜒曲折;拐来拐去山路逶迤匍匐逶迤。——《文选·刘峻·广绝交论》逶迤退食。——《后汉书·杨秉传》五岭逶迤腾细浪。——毛泽东《长征》...
席帽的意思:古帽名。以藤席为骨架,形似毡笠,四缘垂下,可蔽日遮颜。 晋 崔豹 《古今注·席帽》:“本古之围帽也,男女通服之。以韦之四周,垂丝网之,施以珠翠。丈夫去饰……丈夫藤席为之,骨鞔以繒,乃名席帽。” 唐 皇甫氏 《京都儒士》:“遂於壁下寻,但见席帽,半破在地。”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二:“盖国初犹袭 唐 风,士子皆曳袍重戴,出则以席帽自随。” 清 钱谦益 《客途有怀吴中故人》诗:“青袍奉母谁知子?席帽趋时自有人。”...
雁门的意思:(1).郡名。 战国 赵 地。 秦 置郡。今 山西 北部皆其地。(2).见“ 雁门山 ”。(3).见“ 雁门关 ”。...
吟啸的意思:(1).犹呼啸;呼叫。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羣,边声四起。”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三:“ 少游 居 维扬 雄藩脂膏之地,十万之师,吟啸可致。” 冰心 《寄小读者》七:“繁星闪烁着,海波吟啸着,凝立悄然,只有惆怅。”(2).悲叹;哀号。《太平御览》卷四八六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乐安县 故市经荒乱,人民饿死,枯骸填地,每至天阴将雨,輒闻吟啸呻叹,声聒於耳。”《新唐书·崔咸传》:“ 咸 素有高世志,造诣崭远。閒游 终南山 ,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