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京后作七首(其五)
宋 · 张耒
过雨陂塘处处深,南风萧艾欲成林。
道边拾穗行歌者,亦有丰年一饱心。
道边拾穗行歌者,亦有丰年一饱心。
注释
过雨:经过雨水。陂塘:池塘。
处处:到处。
深:深沉。
南风:从南方吹来的风。
萧艾:艾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欲成林:即将形成一片树林。
道边:路边。
拾穗:捡拾谷穗。
行歌:边走边唱。
者:的人。
亦有:也有。
丰年:丰收之年。
一饱心:满足心灵(意指吃饱饭)。
翻译
雨后池塘水位上涨,四处显得特别深邃。南风吹过,艾草丛生,仿佛快要长成一片树林。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充满了生机与希望。开篇“过雨陂塘处处深”,通过对雨后陂塘水位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在春季的繁荣景象。接着,“南风萧艾欲成林”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生长的氛围,南风是春天常见的风向,被赋予了促进万物生长的意象,而“萧艾”和“欲成林”的用词,更强化了大自然从萌芽到成长的动态美。
诗的后两句“道边拾穗行歌者,亦有丰年一饱心”,则转向人事,描述了一位在路边拾取落穗(可能是稻谷或麦子)的行走者。这里的“行歌者”不仅指代正在行走的人,也隐含着他可能是在边唱着歌曲,这种景象常见于农耕文化中,表现了对丰收的期待和喜悦。最后,“亦有丰年一饱心”,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丰收的美好愿望,以及即使是简单的一餐饱足,也能带来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农耕生活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对春天生机盎然、丰收希望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