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昔年正月十日宣城出城至广教
宋 · 吕本中
尝忆他年在宛陵,好山松竹面层层。
江城气候犹含雪,草市人家已挂灯。
每怪愁肠难贮酒,时随拄杖出寻僧。
如今转觉衰颓甚,病坐南窗冷欲冰。
江城气候犹含雪,草市人家已挂灯。
每怪愁肠难贮酒,时随拄杖出寻僧。
如今转觉衰颓甚,病坐南窗冷欲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在宛陵,即今安徽宣城的美好回忆。开篇“尝忆他年在宛陵,好山松竹面层层”两句,以“好山松竹”点明地点与景致,展现出宛陵山水之美,松竹相映,层次分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接着,“江城气候犹含雪,草市人家已挂灯”描绘了冬夜的江城景象,雪未尽,寒气犹存,草市中的人家已点亮灯火,温馨而静谧。通过“犹含雪”和“已挂灯”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寒冷与人间的温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每怪愁肠难贮酒,时随拄杖出寻僧”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难以排遣的愁绪,诗人选择借酒浇愁,但似乎效果不佳,于是他时常拄着拐杖外出访僧,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一细节透露出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无奈与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
最后,“如今转觉衰颓甚,病坐南窗冷欲冰”总结了诗人当前的心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感到身心俱疲,病痛缠身,只能坐在南窗下,感受到的不仅是身体的寒冷,更是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衰老感。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寒冷,更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精神层面的孤独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