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关斋诗三首(其一)
魏晋 · 支遁
建意营法齐,里仁契朋俦。
相与期良晨,沐浴造闲丘。
穆穆升堂贤,皎皎清心修。
窈窕八关客,无楗自绸缪。
寂默五习真,亹亹励心柔。
法鼓进三劝,激切清训流。
凄怆愿弘济,阖堂皆同舟。
明明玄表圣,应此童蒙求。
存诚夹室里,三界赞清休。
嘉祥归宰相,蔼若庆云浮。
相与期良晨,沐浴造闲丘。
穆穆升堂贤,皎皎清心修。
窈窕八关客,无楗自绸缪。
寂默五习真,亹亹励心柔。
法鼓进三劝,激切清训流。
凄怆愿弘济,阖堂皆同舟。
明明玄表圣,应此童蒙求。
存诚夹室里,三界赞清休。
嘉祥归宰相,蔼若庆云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八关斋日的修行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佛教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修行者们在清净环境中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
首先,“建意营法齐,里仁契朋俦”两句,点明了修行的背景和目的,即在和谐的环境中,通过共同的法义探讨,增进彼此的理解与友谊。
接着,“相与期良晨,沐浴造闲丘”描绘了修行者们在清晨时分,沐浴更衣,前往静谧的山丘进行修行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穆穆升堂贤,皎皎清心修”中,“穆穆”形容了殿堂的庄严与肃穆,“贤”则指修行者们的德行高洁,而“清心修”则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修行的重要性。
“窈窕八关客,无楗自绸缪”通过“窈窕”形容了八关斋客的优雅与虔诚,而“无楗自绸缪”则表达了他们自我约束、自我修行的精神。
“寂默五习真,亹亹励心柔”进一步描述了修行者们在寂静中修炼真我,以温柔之心激励自我进步的过程。
“法鼓进三劝,激切清训流”中,“法鼓”象征佛法的传播,“三劝”则是对修行者的三次教诲,强调了佛法的深入与实践。
“凄怆愿弘济,阖堂皆同舟”表达了修行者们共同的愿望,即为了普渡众生而努力,如同同舟共济。
“明明玄表圣,应此童蒙求”则指出,通过这样的修行,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满足了初学者的求知欲望。
最后,“存诚夹室里,三界赞清休”强调了在修行中保持真诚的重要性,并赞美了这种修行所带来的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嘉祥归宰相,蔼若庆云浮”以“嘉祥”形容美好的景象,将之归功于“宰相”,比喻为如庆云般飘浮的美好,寓意着修行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和吉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八关斋日修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者们追求内心清净、普度众生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过程中的种种美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