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牵牛花(其七)赏析

牵牛花(其七)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雨中摧抑更凄清,拥髻愁姿倍有情。
黛色脂光看不定,最宜侵晓未分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牵牛花的独特魅力与情感。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牵牛花在雨中的凄清之美,以及它所蕴含的深沉情感。

首句“雨中摧抑更凄清”,描绘了牵牛花在雨水的摧折下,显得更加凄凉和清冷。这里的“摧抑”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暗含了人生境遇中的挫折与压抑,赋予了牵牛花一种坚韧不屈的生命力。

次句“拥髻愁姿倍有情”,进一步刻画了牵牛花在风雨中的姿态。它仿佛拥着发髻,带着愁容,却在这样的环境下展现出更为丰富的情感。这不仅是对植物的拟人化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情。

第三句“黛色脂光看不定”,通过色彩和光泽的变化,展现了牵牛花在雨中的独特美感。黛色代表了深邃而神秘的色彩,脂光则暗示了花朵表面的光泽,两者结合,使得牵牛花的形象更加生动且难以捉摸,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最后一句“最宜侵晓未分明”,点明了最佳观赏时刻是在清晨,当光线尚未完全穿透雨雾,牵牛花的美丽还未完全显现出来。这一时刻的牵牛花,似乎更显神秘与迷人,让人不禁想要更深入地探索其背后的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牵牛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