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寒
明 · 文徵明
惊寒木叶已纷纷,老大悲秋不自欣。
旅雁南来违朔雪,夕阳西去隐浮云。
支离岁月都无益,粉饰承平漫有文。
愧杀仲连天下士,只将谈笑却秦军。
旅雁南来违朔雪,夕阳西去隐浮云。
支离岁月都无益,粉饰承平漫有文。
愧杀仲连天下士,只将谈笑却秦军。
鉴赏
这首诗名为《惊寒》,是明代文徵明所作。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落叶纷飞,寒气逼人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年老体衰,面对季节更迭而产生的哀愁与无力感。
首联“惊寒木叶已纷纷,老大悲秋不自欣。”以“惊寒”二字开篇,点明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寒冷,同时借“木叶纷纷”形象地描绘出秋天落叶满地的景象,暗喻诗人的衰老与时光流逝的无奈。接着,“老大悲秋不自欣”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秋日的萧瑟,内心充满了悲伤和无力,无法从中寻得一丝愉悦。
颔联“旅雁南来违朔雪,夕阳西去隐浮云。”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观。南来的旅雁试图逃离严寒的北风,但最终还是被阻挡在了寒冷的雪线之外;夕阳缓缓西沉,天边的浮云也渐渐隐没。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现象,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无常,以及时间的流逝。
颈联“支离岁月都无益,粉饰承平漫有文。”诗人反思自己在这漫长而又支离破碎的岁月中,尽管有过努力,但似乎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成就。他感叹于表面上的繁荣与和平,实际上却无法带来真正的改变或意义,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失望。
尾联“愧杀仲连天下士,只将谈笑却秦军。”引用战国时期著名义士田单的故事,以田单仅凭谈笑便能驱逐强敌秦军,反衬出诗人自身虽有抱负,却难以实现理想。这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谦逊评价,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讽刺与批判。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