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陶斋雪夜评碑图图后有天发神谶拓本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尚书海外访碑回,六代江山幕府开。
画舫烟波摊卷轴,名园宾客盛樽罍。
筹边馀事知多暇,集古亲编定费才。
可惜不留吴石在,学宫吟赏日频来。
画舫烟波摊卷轴,名园宾客盛樽罍。
筹边馀事知多暇,集古亲编定费才。
可惜不留吴石在,学宫吟赏日频来。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题为《题陶斋雪夜评碑图图后有天发神谶拓本》。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尚书海外寻访古碑归来的感慨,以及对陶斋主人在雪夜评点碑刻并拓印古代神谶的赞赏。
首句“尚书海外访碑回”,描绘了尚书远游归来的情景,显示出他对古文化的热爱和追求。接着,“六代江山幕府开”暗示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与寻访的碑刻相关联。
“画舫烟波摊卷轴,名园宾客盛樽罍”描绘了评碑现场的热闹与雅致,既有舟游之乐,又有文人雅集的氛围。诗人赞赏主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能专心学问,筹边之余仍有余暇编纂古籍。
“筹边馀事知多暇,集古亲编定费才”进一步赞扬主人的才情和治学态度,认为他在边务之余仍能投入大量精力于学术研究。
最后,“可惜不留吴石在,学宫吟赏日频来”表达了对碑刻未能保存的遗憾,但诗人仍期待着能在学宫中频繁地欣赏和吟咏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陶斋主人的学术生活,既赞美了他的学识与才情,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