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丛桂堂
明 · 吴与弼
莫说当年窦十郎,君家丛桂互流芳。
灵台更有天然妙,不待秋风也自香。
灵台更有天然妙,不待秋风也自香。
鉴赏
这首诗《孙氏丛桂堂》由明代诗人吴与弼所作,通过对孙氏丛桂堂内丛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首句“莫说当年窦十郎”,以窦十郎为典故,暗示了历史上的某些人物或事件,引出对当前景象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的尊重与怀念。这里的“窦十郎”可能指的是历史上与桂花相关的某位名人或故事,但具体人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借此引出了对眼前景色的感慨。
第二句“君家丛桂互流芳”,直接点明了主题——孙氏家中的丛桂相互散发香气,不仅美丽,而且充满生机。这里“君家”是对孙氏家族的尊称,体现了对主人的敬意。“互流芳”则生动地描绘了桂花的香气相互交融,弥漫在空气中,营造了一种温馨而高雅的氛围。
第三句“灵台更有天然妙”,进一步深化了对丛桂的赞美。这里的“灵台”可以理解为心灵的高台,意味着诗人认为丛桂不仅在外表上美丽,更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美妙,即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真谛。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不待秋风也自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强调了桂花的香气不受季节限制,即使在没有秋风的时节,也能自然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不仅是对桂花特性的赞美,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颂扬,暗示了生命之美和自然之美的永恒存在,不依赖于外在条件,而是内在本质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