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涧奉次长兄子中韵
清宜和野饭,翠可织仙裾。
陇近秋常灌,潭空夜不渔。
毋令洗尘耳,吾意恋溪居。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蒲涧奉次长兄子中韵》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首句“蒲涧来何处”,以疑问起笔,引发读者对水源源头的好奇;“鸣声应谷虚”则通过涧水潺潺的声音,展现出山谷的空旷与宁静。接着,“清宜和野饭”形容涧水的清澈,仿佛能增添野餐的风味,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翠可织仙裾”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蒲涧两岸翠竹的茂盛,仿佛能编织出仙人的衣裳,富有诗意。
“陇近秋常灌”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田园的景象,秋雨滋润着田垄,显示出丰收的预兆。“潭空夜不渔”则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静谧,湖面空寂,无人捕鱼,增添了神秘与宁谧的气氛。
最后两句“毋令洗尘耳,吾意恋溪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深深眷恋,希望人们不要轻易打破这份宁静,他愿意在此处隐居,享受这份清幽与恬淡。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词语解释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鸣声的意思:◎ 鸣声 míngshēng[song] 有特色的音响;独特的噪声鸟鸣声...
洗尘的意思:◎ 洗尘 xǐchén[give a dinner of welcome (to a visitor or a returnee from afar)] 宴请刚从远道来的人 凡公私值远人初至,或设饮,或馈物,谓之洗尘。——《通俗编·仪节》在后堂安排筵席洗尘。——《水浒传》秦老又备酒与他洗尘。——《儒林外史》...
仙裾的意思:衣袖之美称。 南朝 齐 王融 《谢敕赐御裘等启》:“云衣降授,仙裾曲委……昔 汉帝 解裘,不独前宠; 曹王 褫带,復降今恩。”...
野饭的意思:(1).指粗淡的农家饭食。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宋 梅尧臣 《卫州通判赵中舍》诗:“沙田多种稻,野饭殊脱粟。”(2).犹野餐。 唐 刘长卿 《送顾长》诗:“晨装林月在,野饭浦沙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