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欧阳太守之官东昌(其二)
明 · 程本立
倾盖金陵白下门,照人玉树色清温。
殿前礼乐三千字,海内文章六一孙。
雨露自天承紫诰,风云随地送朱幡。
山东到日应春社,父老传呼花满村。
殿前礼乐三千字,海内文章六一孙。
雨露自天承紫诰,风云随地送朱幡。
山东到日应春社,父老传呼花满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即将赴任东昌的欧阳太守的深情送别与美好祝愿。首句“倾盖金陵白下门”,以“倾盖”形容两人相遇时的亲切与短暂的交谈,地点则选在了金陵的白下门,营造出一种历史与人文交融的氛围。接着,“照人玉树色清温”一句,以“玉树”比喻欧阳太守的高洁与才华,同时“色清温”三字,既赞美了他如玉树般清雅的气质,也暗示了他将为地方带来清凉与温暖。
“殿前礼乐三千字,海内文章六一孙”两句,进一步赞扬欧阳太守的学问与文采。殿前礼乐,象征着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与声望;“三千字”不仅夸赞其学识渊博,也暗含其言辞之丰富。而“海内文章六一孙”则是对欧阳修(六一居士)的致敬,表明欧阳太守的文章才华堪比这位北宋文学巨匠,同时也表达了对其未来政绩的期待。
“雨露自天承紫诰,风云随地送朱幡”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意象来表达对欧阳太守上任后的美好祝愿。雨露比喻恩泽,紫诰象征朝廷的任命,风云则预示着他的仕途将如同风云变幻般充满机遇与挑战。朱幡是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此处用来形容欧阳太守出行时的威严与荣耀。
最后,“山东到日应春社,父老传呼花满村”两句,描绘了欧阳太守抵达东昌后的情景。春社是古代农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这里用以象征欧阳太守的到来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父老传呼,花满村,则生动展现了欧阳太守深受爱戴的场景,预示着他将为当地带来繁荣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既表达了对欧阳太守个人才华与品德的赞誉,也寄托了对其赴任后能为地方带来福祉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