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其四)
清 · 冒襄
台城隋苑总相怜,忆昔萦堤并拂烟。
金屋流萤俱寂寞,玉关羁雁苦缠绵。
十围种就知何代,千缕垂时已隔年。
最恨健儿偏欲折,凉秋闻道又临边。
金屋流萤俱寂寞,玉关羁雁苦缠绵。
十围种就知何代,千缕垂时已隔年。
最恨健儿偏欲折,凉秋闻道又临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冒襄对阮亭《秋柳》诗的和作,以台城和隋苑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边关战事的忧虑。首句“台城隋苑总相怜”,以台城与隋苑的衰败象征昔日繁华的消逝,流露出惋惜之情。次句“忆昔萦堤并拂烟”描绘了往昔美景如梦似幻,如今只剩下回忆。
“金屋流萤俱寂寞”借金屋和流萤的孤寂,暗示宫中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而“玉关羁雁苦缠绵”则以离群的雁比喻边关将士的思乡之苦,表达了对戍边战士的同情。接下来,“十围种就知何代,千缕垂时已隔年”通过树木的生长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两句“最恨健儿偏欲折,凉秋闻道又临边”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频繁战事的不满,尤其是对于年轻力壮的士兵而言,他们的青春正值盛年却被征召到边疆,令人痛心。“健儿欲折”形象地刻画出战争对青年生命的摧残,而“凉秋又临边”则加重了这种悲凉的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边关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代的感慨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