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岸柳二首(其一)赏析

岸柳二首(其一)

明 · 潘希曾
岸柳绿丝丝,春风不断吹。
昨来谁此别,留得折残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岸边的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柳树在春风中的生动画面。"岸柳绿丝丝",诗人用"绿丝丝"来形容柳树的新叶,形象地写出柳条轻柔飘逸的形态,仿佛是绿色的细丝在微风中摇曳。"春风不断吹",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转换和春风的持久,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后两句转向了情感层面,"昨来谁此别"暗示了有人在此处与柳树告别,可能是离别的情景,也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留得折残枝"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别离场景的惋惜,以及对折断的柳枝所象征的离别之情的深深触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岸柳和春风的描绘,含蓄地传达了离别之感,具有淡淡的哀愁和对春光易逝的感慨。潘希曾作为明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

词语解释

不断的意思:◎ 不断 bùduàn(1) [continuous]∶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2) [uninterrupted]∶没干扰或阻碍的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3) [continual]∶继续但时有停顿的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4) [unceasing]∶不绝,接连不断夏天这里洪水不断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春风的意思:◎ 春风 chūnfēng(1) [spring breeze]∶春天的风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2) [with smile]∶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柳绿的意思:颜色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凡调合服饰器用颜色者:緋红,用银朱紫花合。桃红,用银朱燕支合。肉红,用粉为主,入燕支合……柳緑,用枝条緑入槐花合。”...

丝丝的意思:(1).形容纤细之物。犹言一丝一丝。 唐 司空图 《灯花》诗之一:“ 蜀 柳丝丝羃画楼,窗尘满镜不梳头。” 宋 苏轼 《三月二十日开园》诗之三:“鬱鬱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蕚是乡人。” 明 文徵明 《素发》诗:“素髮丝丝不满梳,衰容览镜已非吾。” 闻一多 《红烛·李白之死》:“月儿初还在池下丝丝柳影后窥看,像沐罢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发一般。”(2).形容细微的感觉。犹一些、一点。 宋 苏轼 《江上值雪效欧阳体》诗:“江空野阔落不见,入户但觉轻丝丝。” 刘半农 《静》诗:“他俩已经麻木,不再觉得两边肋胁下...

昨来的意思:近来。 唐 岑参 《河西春暮忆秦中》诗:“别后乡梦数,昨来家信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想昨来枉了身心,初间唤做得为夫妇;谁知今日,唤俺做哥哥。”《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臣闻昨来西师出界,中缀而还,将下师徒,颇有飢冻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