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宰见戏二绝(其二)
宋 · 虞俦
风来瑟瑟暮生波,雨后阶前榆荚多。
隔叶黄鹂漫愁思,定应春晚不能歌。
隔叶黄鹂漫愁思,定应春晚不能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雨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生命的活力。
首句“风来瑟瑟暮生波”,以“瑟瑟”形容风声,生动地表现了微风吹拂水面时产生的细微波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傍晚时分,随着风的轻拂,水面泛起层层涟漪,画面静谧而富有动态感。
次句“雨后阶前榆荚多”,点明了雨后的情境。雨水过后,台阶前的榆树上挂满了榆荚,不仅增加了视觉上的丰富性,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繁茂。这一句通过具体的景物变化,展现了自然界在雨水洗礼之后的勃勃生机。
第三句“隔叶黄鹂漫愁思”,将视角转向了鸟儿的世界。黄鹂鸟在树叶间穿梭,似乎在表达着它们的愁思。这里的“愁思”并非指鸟儿真正的情感,而是诗人借以表达对春天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生命短暂的思考。
最后一句“定应春晚不能歌”,是对前文情境的总结与深化。春天终将过去,鸟儿或许无法再如往常般歌唱。这句话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短暂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春景,巧妙地融入了对季节更替、生命短暂的哲思,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