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磐赠赵隐居
宋 · 孙锐
湖南茅屋里,避世隐墙东。
瀹茗知泉味,栽桑助女工。
高歌牛背笛,稳棹艇头风。
忆昔天随子,相逢乐在中。
瀹茗知泉味,栽桑助女工。
高歌牛背笛,稳棹艇头风。
忆昔天随子,相逢乐在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茅屋:简陋的房屋。避世:避开尘世的纷扰。
墙东:东墙边,指隐居之处。
瀹茗:煮茶。
泉味:泉水的味道。
栽桑:种植桑树。
女工:女子们的劳动。
高歌:大声唱歌。
牛背笛:在牛背上吹笛子。
稳棹:平稳划桨。
艇头风:船头上的风。
忆昔:回忆过去。
天随子:古人名,这里可能代指友人。
相逢:相遇。
乐在中:快乐就在其中。
翻译
在湖南的茅草屋中,我选择隐居在东墙边。煮茶品味山泉的味道,种植桑树帮助女子们做工。
在牛背上高声歌唱,驾着小舟稳稳地迎风而行。
回忆起昔日与天随子相遇的时光,那时的快乐深藏心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场景,诗人在湖南的一处茅屋中避世隐居,与世隔绝。"瀹茗知泉味"表明诗人对自然之水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感受,而"栽桑助女工"则透露出他与家庭成员共同劳作的情景,体现了平淡而温馨的生活状态。
"高歌牛背笛"和"稳棹艇头风"展示了诗人在田间放牧时的悠然自得,以及乘船时对自然风光的享受。这些描写都是那么生动,展现出一种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宁静生活。
最后两句"忆昔天随子,相逢乐在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他与亲朋好友偶尔相遇时的快乐。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不仅有着鲜明的生活画面,更有一种温暖的人文关怀。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田园生活趣味和诗人内心平和之美的诗篇,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