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诗十首(其二)
明 · 释今白
如何盛夏忽严霜,岂有红霞护雪香。
可是世间频苦热,不妨随处现清凉。
青袍白马晨光薄,水树云林午梦长。
拾得悬冰方染齿,不知烦暑几时忘。
可是世间频苦热,不妨随处现清凉。
青袍白马晨光薄,水树云林午梦长。
拾得悬冰方染齿,不知烦暑几时忘。
鉴赏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却并未直接描绘荔枝的形态或味道,而是借荔枝来表达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如何盛夏忽严霜”与“岂有红霞护雪香”形成强烈反差,暗示了世事无常,美好与苦难并存的主题。“可是世间频苦热,不妨随处现清凉”,诗人以荔枝的清凉比喻生活中的片刻宁静与解脱,提醒人们即使在炎热的生活中,也能寻找到内心的清凉与平静。
接着,“青袍白马晨光薄,水树云林午梦长”两句,通过清晨与午后的景象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多变性。青袍白马象征着早上的清新与活力,而水树云林则描绘了午后的宁静与悠远,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活的不同阶段。
最后,“拾得悬冰方染齿,不知烦暑几时忘”以“拾得悬冰”这一细节,形象地表达了在酷热中寻求一丝凉意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烦恼的反思——何时才能真正忘记那些令人困扰的炎热与烦恼?整首诗通过荔枝这一载体,探讨了人生中的苦与乐、静与动、求与忘之间的辩证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