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言诗送王觉斯学士之南掌院二首(其二)
明 · 郭之奇
明文郁郁大经垂,群杰相雄复自师。
举世言风因失雅,何人述史乃徵诗。
东西旧识兰台赋,南北新瞻学士仪。
此去六朝金粉地,再三终始问兴衰。
举世言风因失雅,何人述史乃徵诗。
东西旧识兰台赋,南北新瞻学士仪。
此去六朝金粉地,再三终始问兴衰。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以诗言诗送王觉斯学士之南掌院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首联“明文郁郁大经垂,群杰相雄复自师”描绘了诗歌作为文化瑰宝的崇高地位,以及众多杰出诗人之间的相互学习与超越。这里的“明文”指的是明亮而深邃的文字,“大经垂”则暗示了诗歌作为经典传承的重要性。“群杰相雄”形象地展示了诗人之间的竞争与成就,“复自师”则强调了学习与自我提升的过程。
颔联“举世言风因失雅,何人述史乃徵诗”揭示了诗歌在社会风气中的作用以及历史记载的特殊价值。这里“举世言风”指整个社会的风尚,“失雅”意味着失去了高雅和正统,“何人述史”则引出对历史记载者的要求,“乃徵诗”表明诗歌在历史记录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颈联“东西旧识兰台赋,南北新瞻学士仪”通过“兰台赋”和“学士仪”的典故,赞美了友人王觉斯学士的文学才华和高尚品德。兰台赋是古代文人推崇的佳作,学士仪则象征着学者的风范。这一联既是对友人的赞誉,也体现了对文学传统和学者风度的尊重。
尾联“此去六朝金粉地,再三终始问兴衰”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前往之地——六朝古都金陵(金粉地)的关切,以及对其未来命运的忧虑。六朝金粉地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繁荣,而“再三终始问兴衰”则蕴含了对历史循环与文明更迭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郭之奇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