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早征赏析

早征

宋 · 赵汝燧
店鸡一唱接疏钟,起整行装尚梦中。
沙路踏残征马月,柳堤啼断晓莺风。
水肥渡险添舟子,岸没途穷问牧童。
千里乡人逢陌上,片时握手各西东。

拼音版原文

diànchàngjiēshūzhōngzhěngxíngzhuāngshàngmèngzhōng

shācánzhēngyuèliǔduànxiǎoyīngfēng

shuǐféixiǎntiānzhōuànméiqióngwèntóng

qiānxiāngrénféngshàngpiànshíshǒu西dōng

注释

店鸡:指旅店中的公鸡。
疏钟:稀疏的钟声。
征马:征战过的马。
晓莺:清晨的黄莺。
水肥:水位上涨。
渡险:渡口危险。
途穷:道路尽头。
牧童:乡村小孩。
陌上:田野小路。
握手:短暂的相见。
西东:各自东西方向离去。

翻译

店里的公鸡一声啼叫接着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我还在睡梦中就起身整理行装。
踏着月光走在沙路上,曾经征战的马蹄印依稀可见,柳堤边晨莺的叫声在风中回荡。
水位上涨,渡口危险,我需要雇一个船夫帮忙,岸边消失在视野尽头,只能向牧童询问道路。
在千里之外的乡间小路上,久别的乡亲们不期而遇,短暂的相逢后又要各奔东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出行的情景。首句"店鸡一唱接疏钟"以鸡鸣和稀疏的钟声交织,形象地展现了黎明时分旅店的宁静与催人起床的氛围。诗人还未完全从梦境中醒来,已经开始整理行装,准备踏上旅程。

接下来的两句"沙路踏残征马月,柳堤啼断晓莺风",通过"沙路"、"残月"和"晓莺"等意象,勾勒出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寥,以及月光洒在沙路上,马蹄声与鸟鸣交织的清冷画面。"啼断晓莺风"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天色渐明。

"水肥渡险添舟子,岸没途穷问牧童",诗人描述了过河时水势汹涌,需要增加舟子协助,以及在道路尽头向牧童询问路径的情景,展现出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对当地人的依赖。

最后两句"千里乡人逢陌上,片时握手各西东",表达了诗人与同乡偶遇的惊喜,他们在田野小路上短暂相遇,握手告别后各自东西,各自继续各自的旅程,充满了离别的感伤和人生的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早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早起赶路的艰辛与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人生际遇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