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石太尉闲抱瑶琴荣临圭窦烧笋供膳刻竹题名因成二绝纪而谢之(其二)
宋 · 魏野
笋就林烧厌八珍,烟为翠幕草为茵。
功臣名姓留何处,自把金刀刻翠筠。
功臣名姓留何处,自把金刀刻翠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知府石太尉在闲暇时,以雅兴烹烧竹笋,备办膳食,并且在翠竹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以此表达对宴席的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诗人通过"笋就林烧厌八珍",展现了主人对普通竹笋的喜爱,即使比不上宫廷中的珍馐,也足以满足他的品味。"烟为翠幕草为茵"则运用了比喻,将炊烟比作绿色的帷幕,草地作为铺垫,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功臣名姓留何处"暗示了竹刻的意义,不仅是个人的纪念,也可能寓含着对历史功勋的追忆。最后,"自把金刀刻翠筠"直接描述了石太尉亲手在竹上镌刻的动作,展示了他对这次活动的重视和对自己行为的自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既赞美了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又寓含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个人成就的记录,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雅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