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叔远随刘参知入楚时余北上
明 · 韩上桂
新书繁露几时成,郢曲翻誇白雪明。
调以埙篪能共应,剑分干莫不须惊。
浮湘拟结灵均佩,对月深酬庾亮情。
策蹇有人方旅食,可无雁信慰平生。
调以埙篪能共应,剑分干莫不须惊。
浮湘拟结灵均佩,对月深酬庾亮情。
策蹇有人方旅食,可无雁信慰平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的《别董叔远随刘参知入楚时余北上》。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情感。
首联“新书繁露几时成,郢曲翻誇白雪明”以“新书繁露”比喻诗人的创作,暗示作品的深厚内涵;“郢曲翻誇白雪明”则借用了楚地音乐的典故,表达了对高雅艺术的赞美。这两句既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流露出对艺术追求的自豪之情。
颔联“调以埙篪能共应,剑分干莫不须惊”运用了古代乐器埙和篪的和谐共鸣,象征诗人与友人间的默契与友谊;“剑分干莫不须惊”则以剑分为不同部分,比喻友情的分散,虽感伤却也蕴含着对友情坚韧不拔的肯定。
颈联“浮湘拟结灵均佩,对月深酬庾亮情”引用屈原(灵均)和庾亮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像屈原与楚王、庾亮与谢安一样,即使身处异地也能保持深厚的友情和精神上的交流。这里既有对历史名人的敬仰,也有对未来友情的期许。
尾联“策蹇有人方旅食,可无雁信慰平生”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自己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通过“策蹇”(骑驴)和“旅食”(旅途中吃饭)的描述,形象地表现了行旅之苦。而“可无雁信慰平生”则表达了诗人期待友人能够寄来书信,以慰藉彼此的相思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艺术的热爱,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不乏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意象和典故,使得诗歌既具深度又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