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峰庵即事
宋末元初 · 黄庚
竟日寻幽处,杖藜不惮遥。
客行黄叶路,僧立碧溪桥。
岩瀑飞寒雪,松风吼夜潮。
是山皆可隐,何用楚辞招。
客行黄叶路,僧立碧溪桥。
岩瀑飞寒雪,松风吼夜潮。
是山皆可隐,何用楚辞招。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庚在宋末元初时期游历翠峰庵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竟日寻幽处”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幽环境的热爱,他不惜长途跋涉,持杖而行。“杖藜不惮遥”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客行黄叶路”描绘了秋意浓厚的景色,落叶满径,渲染出一种寂寥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僧立碧溪桥”则引入了禅意与自然和谐的画面,僧人静立于碧绿溪流之畔,增添了宁静祥和的气息。
“岩瀑飞寒雪”运用比喻,将瀑布比作飞舞的寒雪,既写出瀑布的壮观,又暗示了气候的寒冷,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冷峻之美。最后,“松风吼夜潮”以松涛声比拟夜晚的潮水,动静结合,进一步强化了山林的深邃与神秘。
结尾两句“是山皆可隐,何用楚辞招”,诗人感慨道,这样的山水足以让人隐居遁世,无需再借助《楚辞》中描绘的理想境地来吸引自己。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依恋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之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