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月岩诗
宋 · 朱翌
赫日方正中,忽见第二月。
老木盘硬枝,扶疏真桂叶。
烟云成显晦,弦望靡盈阙。
初无大小馀,可以历没灭。
但能照行人,千古此山侧。
却笑天上轮,昼夜不停辙。
老木盘硬枝,扶疏真桂叶。
烟云成显晦,弦望靡盈阙。
初无大小馀,可以历没灭。
但能照行人,千古此山侧。
却笑天上轮,昼夜不停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赫日:明亮的太阳。方正中:正当正午。
忽见:突然看到。
第二月:第二个月亮(实际上指的是月相变化)。
老木:古老的树木。
盘硬枝:树枝坚硬如盘。
扶疏:稀疏分散。
真桂叶:像桂树的叶子。
烟云:云雾。
显晦:忽明忽暗。
弦望:指月亮的弦月和望月(新月和满月)。
盈阙:月亮的盈亏。
初无:并无。
大小馀:不论大小。
历没灭:经历完整的圆缺。
照行人:照亮行人。
千古:千百年。
此山侧:这山的一边。
却笑:反而嘲笑。
天上轮:天上的月亮。
不停辙:不停止转动。
翻译
正当太阳高照时,突然又看见了两个月亮。老树树枝坚硬如铁,稀疏的枝叶仿佛真桂的叶片。
云雾忽明忽暗,月亮的盈亏变化无常。
无论大小,月亮都能经历完整的圆缺过程。
它只为照亮行人的路,千年如一日在山的一旁照耀。
我却笑那天空中的明月,日夜不停地旋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历月岩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卷。开篇“赫日方正中,忽见第二月”即设定了一种超出常规的奇妙景象——白昼出现了两轮太阳或是在夜晚不期而遇的一弯明亮新月,这样的意象既富有诗意也带有一丝神秘。
“老木盘硬枝,扶疏真桂叶”则细腻地描绘了一幅古木参天、桂叶扶疏的生动图景。这里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生命力顽强的一面,也透露出诗人对坚韧不拔品质的赞赏。
“烟云成显晦,弦望靡盈阙”表达了诗人在观赏山岩时,感受到了天气变化带来的景象转换,从而引发对自然界无常的沉思。"初无大小馀,可以历没灭"则是诗人基于自身感受和宇宙万物生生灭灭的哲学思考。
最后,“但能照行人,千古此山侧”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够长存,与这座山同在,超越时空的限制。而“却笑天上轮,昼夜不停辙”则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宇宙运转的豁然开朗之态,既是对自然力的赞美,也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奇特的景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独到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