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沧洲夏夕赏析

沧洲夏夕

明 · 郑善夫
失意对蒲柳,沧洲昨夜风。
野云依暮笛,客况近秋空。
司马多年病,虞卿薄暮穷。
此生随造物,行止合飘蓬。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郑善夫的《沧洲夏夕》,通过对失意人生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首句“失意对蒲柳”以失意之人与蒲柳相对,暗示了诗人境遇不佳,如同蒲柳般柔弱易折。次句“沧洲昨夜风”则借夜晚的风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第三句“野云依暮笛”通过野外的晚风吹动的云彩,仿佛在应和着远方的笛声,进一步强化了孤独的感觉。第四句“客况近秋空”点明诗人作为游子,面对秋天的来临,更觉漂泊无依,心境空落。

后两联“司马多年病,虞卿薄暮穷”引用典故,将自己比作司马迁长期患病的困顿,以及虞卿晚年困穷的境遇,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的困境和落魄。最后两句“此生随造物,行止合飘蓬”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如飘蓬一般无法自主,只能任由自然摆布,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通过景物与典故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失意生涯中的孤独与无奈,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词语解释

薄暮的意思:◎ 薄暮 bómù[at dusk] 傍晚每薄暮下管键。——清· 方苞《狱中杂记》加以薄暮逆夷又发火烧潮音街。——《广州军务记》...

沧洲的意思: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许由 。”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既欢怀禄情,復协沧洲趣。” 唐 杜甫 《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涵空一白十万顷,浄洗素练悬沧洲。”...

此生的意思:这辈子。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裡,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多年的意思:谓岁月长久。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汉 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旧唐书·李密传》:“爱之如父母,敬之若神明,用能享国多年,祚延长世。”《儒林外史》第六回:“多年名宿,今番又掇高科;英俊少年,一举便登上第。” 茅盾 《子夜》十八:“好比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昨天是第一次重逢,说不完那许多离情别绪,而今天便觉得无话可谈了。”...

客况的意思:亦作“ 客况 ”。1.客居的境况。 元 张翥 《定风波》词:“婉晚年华,凄凉客况,泥酒浑成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对三月艳阳之节,住六朝佳丽之场,虽是客况不堪,却也春情难按。”(2).旅居中的情思。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二折:“学士,怎生瞒的过我!此乃‘独眠孤馆’四字,此人客况动矣。”《花月痕》第十三回:“ 苏东坡 远謫 惠州 , 朝云 也曾随侍,我如今决计买一姬人,以消客况罢。”见“ 客况 ”。...

飘蓬的意思:◎ 飘蓬 piāopéng[lead a wandering life] 随风飘荡的飞蓬,比喻漂泊或漂泊的人飘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热。——杜甫《铁堂峡》身世飘蓬...

蒲柳的意思:◎ 蒲柳 púliǔ[big catkin willow] 落叶灌木( Salix gracilistyla ),秋天早凋,也叫水杨,用来比喻或自谦身体衰弱蒲柳常质,望秋先零。——《晋书·顾悦之传》...

失意的意思:[释义](形)不得志。 [构成]动宾式:失|意 [反义]得势、得意[同音]诗意...

司马的意思:◎ 司马 sīmǎ(1) [minister of war in ancient china]∶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贬谪及闲散官员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 [surname]∶姓...

行止的意思:◎ 行止 xíngzhǐ(1) [whereabouts]∶行动的踪迹行止难测(2) [act;move]∶行动;活动(3) [behaviour;conduct]∶犹言一举一动故大英雄见得定,识得破,不偷一时之欢娱,坏自己与他的行止。——《三刻拍案惊奇》...

造物的意思:◎ 造物 zàowù(1) [the divine force that created the universe]∶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2) [good luck]∶指运气;造化...

昨夜的意思:(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醉花间》词之一:“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与 郑恆 亲。虽然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