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广哀(其十一)赏析

广哀(其十一)

清 · 钱澄之
举国争披发,危冠尔独悲。
鱼虾皆马革,天地一鸱夷!节义乡邦讳,姓名估客知。
会稽江上水,千里接鸠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与感慨。首句“举国争披发,危冠尔独悲”以对比手法,揭示出普遍与个体之间的冲突,国家上下争相改变传统习俗,而只有“尔”一人在悲叹。这种悲叹并非对变革本身的否定,而是对个体独特性的失落和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担忧。

接着,“鱼虾皆马革,天地一鸱夷!”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社会现象比喻为“鱼虾皆马革”,即所有人都被同质化,失去了个性与自由;“天地一鸱夷”则形象地表达了世界变得单一、缺乏多样性。这里,“马革”和“鸱夷”都是古代兵器或刑具的名称,隐喻着压迫与束缚,暗示社会环境对个人自由的限制。

“节义乡邦讳,姓名估客知”两句则转向对道德与身份的探讨。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为了适应环境,可能选择隐瞒自己的节操与正义(“乡邦讳”),而真实的身份(“姓名”)却可能被那些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人(“估客”)所熟知。这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倾斜,道德与身份的模糊,以及个体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的迷失。

最后,“会稽江上水,千里接鸠兹”以自然景象结束全诗,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也是对广阔时空的思考。会稽江上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而“千里接鸠兹”则暗示着地域的广阔与联系的深远。这样的结尾,既是对个体命运的深思,也是对整个社会变迁的宏观审视,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历史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和对人性、道德、身份等核心议题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