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登五老峰自一峰二峰至中峰最高处赏析

登五老峰自一峰二峰至中峰最高处

清 · 叶燮
长江万里岷蜀来,彭蠡派汇天南回。
巨川交叉束宇宙,庐山握纽真雄哉。
左揽江流蜿蜒如鞶带,右衔湖影滟潋如螺杯。
揽带衔杯昂钜首,俯视古今王侯将相,无异蜉蝣与尘埃。
昔年我登日观峰,秦皇汉武如梦中。
往者又登天子鄣,轩辕炼丹无乃妄。
又曾一登太室颠,北邙漠漠迷林泉。
无如此老蟠踞襟带互天下,我今直上睥睨目欲无全天。
初登一峰峰犹迩,十步九折举堪趾。
二峰初登峰削成,老猿却步狙公惊。
中峰才上见全楚,九点齐烟何处所。
谢朓惊人不足夸,灵均欲问将无语。
君不见千牙万戟蹲舞跪立群少年,拥卫老人支颐兀坐历瞬黄农虞夏忽没焉。
入海空闻不死药,山头一息长绵绵。
云衣千族绚异彩,流泉百道华池在。
乌兔长供无尽镫,举头把臂苍苍宰。
庐山面目是耶非,百转千回非所思。
纵饶笔底庐山句,不是当前面目诗。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叶燮的《登五老峰自一峰二峰至中峰最高处》描绘了长江与庐山的壮丽景色,以及登山过程中的感受。首联以长江源头和彭蠡湖的汇聚,展现地理的宏阔;接着通过比喻,形容庐山犹如巨川交叉的纽带,雄伟壮观。诗人左揽江流,右衔湖光,自比为巨人,俯瞰历史人物显得渺小。

诗人通过登山的经历,将自己比作古代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等,暗示历史的短暂。他感叹自己曾多次攀登名山,如日观峰、天子鄣、太室山,但最终认为庐山的雄伟才是真正的瞩目所在。在登山过程中,诗人体验到步步艰难,但视野逐渐开阔,从一峰至中峰,景色各异,令人惊叹。

最后,诗人感慨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以千牙万戟的舞者和老人的形象,寓言生命如梦幻泡影。他登上庐山之巅,感叹庐山的变幻莫测,即使写下再多诗句,也无法完全捕捉其真实面貌。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山水之景,又有哲理之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