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其八)
宋 · 吴芾
自江至吾庐,七日喜及半。
却恐席未温,又过江南岸。
却恐席未温,又过江南岸。
注释
自:从。江:江边。
至:到。
吾庐:我的家。
七日:七天。
喜:喜悦。
及:达到。
半:一半。
却:然而。
恐:担心。
席:坐席,这里指新居。
未:还未。
温:暖和。
又:再。
过:经过。
江南岸:江南的另一边。
翻译
从江边到我的家,已经走了七天,喜悦的心情占了一半。我担心还没来得及让新居暖和,又要匆匆赶往江南的另一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芾所作,名为《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其八》。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表达了自己旅途中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
“自江至吾庐,七日喜及半。”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从某处出发,一路顺利地行进到了自己的住所“吾庐”,整个过程历时七天,而且心中充满了喜悦,这份喜悦已经持续了一半的时间。这不仅是对旅途平安的一种庆幸,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愉快和期待。
然而紧接着,“却恐席未温, 又过江南岸。”这两句则显露出诗人的某种担忧。这里的“席未温”通常指的是新到的地方尚未熟悉或安顿下来,而“又过江南岸”则可能暗示着诗人还要继续他的旅程,不能在这个地方停留太久。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比喜悦与担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复杂情感,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