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忆南京叠过夔门诗韵二首(其二)赏析

忆南京叠过夔门诗韵二首(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 · 吴妍因
南朝痛史老犹温,风雨巴山夜闭门。
金粉飘零三月尽,关河破碎几人存?花开问是谁家土?日暮欲归何处村?亦信佳兵终必衄。
故园松菊不堪论。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末近现代初时期诗人吴妍因所作的《忆南京叠过夔门诗韵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深沉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南朝痛史老犹温,风雨巴山夜闭门”,开篇即以“南朝痛史”点明主题,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哀痛。接着“老犹温”三字,形象地描绘出历史记忆在老一辈人心中的深刻烙印,而“风雨巴山夜闭门”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压抑的氛围,仿佛是在暗示着国家的风雨飘摇和人民生活的艰难困苦。

颔联“金粉飘零三月尽,关河破碎几人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金粉,原指华丽的装饰或富贵的生活,此处借指繁华的朝代或国家的繁荣景象。三月尽,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关河破碎,则形象地描绘了国家分裂、边疆不稳的局势。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当前破败的强烈反差感,以及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

颈联“花开问是谁家土?日暮欲归何处村?”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以花开花落、日暮归途的场景,引发人们对故乡、家园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是一种隐喻,暗示着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无论身在何方,心中始终牵挂的是自己的根与源。

尾联“亦信佳兵终必衄。故园松菊不堪论。”以“佳兵终必衄”表达对战争残酷性的认识,暗示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而“故园松菊不堪论”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暗含了对家园遭受破坏的无奈与痛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和平、家园的向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人文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