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观过免举赴省赏析

送观过免举赴省

宋 · 沈说
樽前逢腊近,行李独西征。
事历风霜惯,春回雨露生。
一经家自学,千佛世题名。
昨夜瞻奎宿,寒芒万丈明。

拼音版原文

zūnqiánféngjìnxíng西zhēng

shìfēngshuāngguànchūnhuíshēng

jīngjiāxuéqiānshìmíng

zuózhānkuí宿hánmángwànzhàngmíng

注释

樽:酒杯。
腊:农历十二月。
行李:行装。
西征:向西远行。
事历:经历。
风霜:艰难困苦。
雨露:比喻恩泽或生机。
生:产生。
一经:一部经书。
自学:自我学习。
千佛:众多佛像。
世题名:在世间留下名声。
瞻:仰望。
奎宿:二十八宿之一,象征学问和智慧。
寒芒:寒冷的光芒。
万丈明:极其明亮。

翻译

酒杯前已临近腊月,我独自踏上西行的旅途。
经历风雨霜雪已成常态,春天的到来带来雨露滋润。
从小在家自学经典,曾在佛寺中留下无数题名。
昨晚仰望奎星,那明亮的寒芒照亮了夜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行者在腊月(农历十二月,冬季)时独自西征的景象。开篇“樽前逢腊近,行李独西征”两句,设置了一种孤独旅途的情境,其中“樽前”指的是路边的酒器,这里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行李独西征”则表明诗人在严冬时节独自踏上征途,显得分外凄凉。

接下来的“事历风霜惯,春回雨露生”两句,则是对长期旅途生活的习以为常和对春天到来后自然界复苏景象的描绘。“事历风霜惯”表明诗人对于经历风霜后的麻木与习惯,而“春回雨露生”则展现了春季万物复苏的美好画面,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更新换代的赞美。

“一经家自学,千佛世题名”两句,可能是在描述诗人的某种精神追求或内心世界。这里的“一经家自学”暗示着个人修行的过程,而“千佛世题名”则是对那种精神成就的赞誉,表明这种修为得到了世人敬仰。

最后,“昨夜瞻奎宿,寒芒万丈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星空的观察和感受。“昨夜瞻奎宿”中,“奎宿”指的是北斗七星之一,诗人在昨晚注视着这颗星辰;“寒芒万丈明”则形容了星光在寒冷夜空中的璀璨夺目,如同剑芒一般坚利而明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