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探春得波字赏析

探春得波字

金 · 冯延登
好雨新晴景气和,东陂冰尽水增波。
茅茨影里燕双语,桃李梢头春几何。
霁霭未收芳陌润,斜阳偏傍小楼多。
雕鞍画毂方争道,更得留连藉绿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雨后晴朗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好雨新晴景气和”,点明了雨后的清新氛围,给人一种舒适愉悦的感觉。“东陂冰尽水增波”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融雪化冰后,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充满了动态美。

接着,“茅茨影里燕双语,桃李梢头春几何”,诗人通过燕子在茅草屋檐下的欢快叫声和桃李树梢头的春色,巧妙地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这里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霁霭未收芳陌润,斜阳偏傍小楼多”,描绘了雨后天晴,空气湿润,夕阳斜照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展现了春天特有的韵味。

最后,“雕鞍画毂方争道,更得留连藉绿莎”,以繁华的马车争道场景,反衬出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之情。绿莎(草地)作为背景,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在这美好的春日里多停留一些时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惜之情。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感染力。

词语解释

雕鞍的意思:◎ 雕鞍 diāo’ān[saddle with carved patterns or designs] 雕饰有精美图案的马鞍玉砌雕鞍...

画毂的意思:(1).有画饰的车毂。《隋书·礼仪志五》:“诸侯及夫人,命夫、命妇之輅车,广六尺有二寸,轮崇六尺有六寸。画轂,以云牙,軾以虡文。”(2).指装饰华美的车子。 宋 林逋 《寄钱紫微易》诗:“画轂坊门远,苍苔掖署春。” 明 高启 《将军行》:“已御明堂推画轂,还开武库授彫戈。”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嘱托》:“画轂朱门膺世赏,姻联桂掖椒房。”...

几何的意思:[释义](1) (数)〈书〉多少。这些商品价值几何?(作谓语) (2) (名)几何学;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构成]并列式:几+何...

景气的意思:[释义](形)通常指资本主义生产高涨阶段中的经济繁荣现象。泛指兴旺。商业现在很~。(作谓语) [构成]偏正式:景(气 [例句]〈外〉日语。...

里燕的意思:指乡里宴会。...

留连的意思:[释义](动)见。联绵式。~忘返。(作状语) [同音]流连、榴莲...

茅茨的意思:亦作“茆茨”。1.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墨子·三辩》:“昔者 尧 舜 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韩非子·五蠹》:“ 尧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唐 钱起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诗:“村落通白云,茆茨隐红叶。”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乃於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2).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不慕荣宦,身安茅茨。” 宋 苏轼 《...

偏傍的意思:(1).偏旁。 唐 皇甫湜 《答李生第二书》:“书字未识偏傍,高谈 稷 契 ;读书未知句度,下视 服 郑 。” 宋 曾巩 《读书》诗:“端忧类童稚,习书倒偏傍。”详“ 偏旁 ”。(2).不正。指旁门左道。 北齐 颜子推 《颜氏家训·风操》:“偏傍之书,死有归杀。” 王利器 集解:“ 卢文弨 曰:‘偏傍之书,谓非正书。’案:即谓旁门左道之书。”偏偏靠近。 宋 姚宽 《西溪丛语》下:“《南部烟花録》,文极俚俗。又载 陈后主 诗云:‘夕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此乃 唐 人 方棫 诗。” 元 杨果 ...

气和的意思:(1).气候调和。《管子·幼官》:“会请命於天地,知气和则生物从。”(2).态度和蔼。《三国志平话》卷上:“ 关公 见 张飞 非草次之人,説话言谈便气和。”...

梢头的意思:◎ 梢头 shāotóu(1) [the tip of a branch]∶树枝的顶端月上柳梢头(2) [top log]∶原木的细端(3) [end]〈方〉∶末尾;尽头市镇梢头...

桃李的意思:◎ 桃李 táolǐ[peaches and plums] 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斜阳的意思:◎ 斜阳 xiéyáng[setting sun] 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新晴的意思:天刚放晴;刚放晴的天气。 晋 潘岳 《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 金谷 俊游, 铜驼 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之十:“竹外斜阳半灭明,捲帘欹枕看新晴。” 吴组缃 《山洪》十:“这是个新晴的极好天气。”...

争道的意思:(1).争棋路。《史记·刺客列传》:“ 鲁句践 与 荆軻 博,争道, 鲁句践 怒而叱之。”(2).指下棋。《新唐书·张易之传》:“后每燕集,则二 张 诸 武 杂侍,摴博争道为笑乐。”(3).争占道路。《东观汉记·冯异传》:“ 异 敕吏士,非交战受敌,常行诸营之后,相逢引车避之,由是无争道变鬭者。”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洪波忽争道,岸转异江湖。”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争道谁家?緑柳朱轮走鈿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