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胡侍御赏析

寄胡侍御

元末明初 · 张昱
后市街头相见稀,此翁真是早知机。
浮沉里闬陶彭泽,轻易官资白紫薇。
小妾画堂杨柳曲,高年白发薜萝衣。
风流莫负持螯事,越上湖田蟹正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谙世故的老者形象,他在市井中已鲜少露面,显示出他早已洞察世态炎凉。诗人将这位老者与陶渊明(彭泽)相比,赞美他的淡泊名利,即使在官场浮沉中也能保持高尚情操,轻易不为官位所累。他的生活简朴,穿着如隐士般朴素,室内可能有小妾弹奏着杨柳曲,而他自己则身着薜荔萝衣,显得超然物外。

诗的结尾处,诗人劝告这位胡侍御不要辜负了享受人生乐趣的时光,尤其是品味美食,因为此时正是越地上湖田的螃蟹最为肥美的季节。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通过老者的形象,寄寓了对友人超脱世俗、享受生活的期许。

词语解释

薜萝的意思:(1).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王逸 注:“女萝,兔丝也。言山鬼仿佛若人,见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丝为带也。”后借以指隐者或高士的衣服。《南齐书·高逸传·宗测》:“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 唐 张乔 《送陆处士》诗:“若向仙巖住,还应著薜萝。”(2).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 南朝 梁 吴均 《与顾章书》:“僕去月谢病,还觅薜萝。” 唐 韩偓 《雪中过重湖信笔偶题》诗:“道方时险拟如何,謫去甘心隐薜...

白发的意思:◎ 白发 báifà[white hair] 白头发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风流的意思:◎ 风流 fēngliú(1) [distinguished and admirable]∶风采特异,业绩突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 [talented in letters and unconventional in life style]∶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是真名士自风流(3) [dissolute;loose]∶放荡不羁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4) [romantic]∶具有色情特点或色情上得到满足风流小说(5) [custom and culture]∶风俗...

浮沉的意思:[释义](动)在水中忽上忽下。 [构成]并列式:浮+沉 [例句]与世浮沉(旧时比喻跟着世俗走;随波逐流)|宦海浮沉(旧时比喻官职生降)。(作谓语)...

负持的意思:(1).抱持。《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汉 郑玄 笺:“蒲卢取桑虫之子,负持而去,煦嫗养之,以成其子。”(2).守护。 唐 张鷟 《游仙窟》:“祗可倡佯一生意,何须负持百年身?”...

负持的意思:(1).抱持。《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汉 郑玄 笺:“蒲卢取桑虫之子,负持而去,煦嫗养之,以成其子。”(2).守护。 唐 张鷟 《游仙窟》:“祗可倡佯一生意,何须负持百年身?”...

高年的意思:◎ 高年 gāonián(1) [the aged]∶上了年纪的人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然则于乡里先耆文,奉高年,古之道也。——《汉书·武帝纪》(2) [old]∶年老岁数大(高年道士)(3) [old]∶经过许多年(高年陈酿)...

高年的意思:◎ 高年 gāonián(1) [the aged]∶上了年纪的人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然则于乡里先耆文,奉高年,古之道也。——《汉书·武帝纪》(2) [old]∶年老岁数大(高年道士)(3) [old]∶经过许多年(高年陈酿)...

官资的意思:(1).官吏的资历职位。 唐 白居易 《令狐相公拜尚书后》诗:“尚书首唱郎中和,不计官资祇计才。”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副使官资冷, 商州 酒味醨。” 宋 梅尧臣 《与蒋秘别二十六年田棐二十年罗拯十年始见之》诗:“仕宦比我迟,官资居我前。”(2).指俸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夏》:“官资尽耗,而横被冥刑,此尚可忍,但爱妾不知舁向何所,清夜所难堪耳。”...

后市的意思:(1). 周朝 国都的建筑方位,前面向南为朝,后面向北为市,历代因之。《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孙诒让 正义:“《天官》 贾 疏云:‘三朝皆是君臣治政之处,阳,故在前;三市皆是贪利行刑之处,阴,故在后也。’案:《书·召誥》 孔 疏引 顾 氏云:‘市处王城之北。朝为阳,故在南;市为阴,故处北。’即 贾 疏所本。” 晋 潘岳 《闲居赋》:“於是退而闲居于 洛 之涘,身齐逸民,名缀下士,陪京泝 伊 ,面郊后市。” 宋 陈襄 《咸阳宫赋》:“分左宗右社之规矱,正面朝后市之纪纲。”(2)...

湖田的意思:◎ 湖田 hútián[shoaly land;farm in lake area] 在湖泊地区开辟的水田,四周修筑围埝...

画堂的意思:(1).古代宫中有彩绘的殿堂。《汉书·成帝纪》:“ 孝成皇帝 , 元帝 太子也。母曰 王皇后 , 元帝 在太子宫生 甲观 画堂,为世嫡皇孙。” 颜师古 注:“画堂,但画饰耳…… 霍光 止画室中,是则宫殿中通有綵画之堂室。”(2).泛指华丽的堂舍。 南朝 梁简文帝 《饯庐陵内史王修应令》诗:“迴池泻飞栋,浓云垂画堂。” 唐 崔颢 《王家少妇》诗:“十五嫁 王昌 ,盈盈入画堂。”《水浒传》第四五回:“此物只宜林下看,岂堪引入画堂中。”...

街头的意思:◎ 街头 jiētóu(1) [street](2) 在街上生活或工作的街头流浪儿(3) 在街头演出或听到的街头乐队...

里闬的意思:(1).指里门。《后汉书·成武孝侯顺传》:“ 顺 与 光武 同里閈,少相厚。” 李贤 注:“閈,里门也。”《文选·左思<蜀都赋>》:“外则轨躅八达,里閈对出,比屋连甍,千廡万室。” 刘逵 注:“閈,里门也。”(2).代指乡里。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徐凝》:“﹝ 凝 ﹞与 施肩吾 同里閈,日亲声调。” 清 钱谦益 《雷孝子传》:“﹝其父﹞强饭徐步,优游里閈者一年而卒。”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夫豪俊虽超軼於里閈之士,其材性则大氐不出其里閈。”...

彭泽的意思:(1).泽名。即今 鄱阳湖 。在 江西省 北部。又名 彭湖 、 彭蠡 。《韩诗外传》卷三:“左 洞庭 之波,右 彭泽 之水。”(2).县名。 汉 代始设。在今 江西省 北部。 晋 陶潜 曾为 彭泽 令,因以“彭泽”借指 陶潜 。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 睢园 緑竹,气凌 彭泽 之樽; 鄴水 朱华,光照 临川 之笔。” 唐 刘知几 《史通·称谓》:“有匹夫而不名者,若 步兵 、 彭泽 之类是也。” 清 秋瑾 《菊》诗:“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 彭泽 志徒雄。”...

轻易的意思:[释义](1) (形)简单容易。 (2) (副)随随便便。 [构成]并列式:轻+易 [例句]他不轻易发表意见。(作状语)...

市街的意思:(1).市中街道。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市街尘不到,宫树影相连。” 宋 朱熹 《肩舆历湖桑堰抵暮乃归》诗:“野店茶香迎倦客,市街犬熟傍行人。”(2).指市镇。 郭沫若 《北伐途次》九:“天色黑了下来,有很多的部队在离市街不远的一个村落里宿营。”...

相见的意思:◎ 相见 xiāngjiàn[meet] 彼此会面整个代表团在终点站与他们相见...

小妾的意思:(1).古称年轻女奴。《国语·郑语》:“府之小妾生女,而非王子也,惧而弃之。” 睡虎地 秦 墓竹简《仓律》:“小城旦,隶臣作者,月禾一石半石;未能作者,月禾一石。小妾,舂作者,月禾一石二斗半斗;未能作者,月禾一石。”(2).古代妇人谦称自己。《国语·晋语四》:“﹝ 姜氏 曰﹞昔 管敬仲 有言,小妾闻之。”(3).旧时谦称己妾。《水浒后传》第十三回:“只是有个小妾染病,久已不痊,专望二位来疗治。”《儒林外史》第二二回:“ 玉翁 ,本该奉陪;因第七个小妾有病,请医家 宋仁老 来看,弟要同他斟酌,暂且告过。”...

杨柳的意思:◎ 杨柳 yángliǔ(1) [poplar and willow]∶杨树和柳树的合称(2) [willow]∶专指柳树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3) 古曲名,即“折杨柳”[a tune]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

早知的意思:◎ 早知 zǎozhī[precognition] 对未来事件能超常预知的现象...

真是的意思:◎ 真是 zhēnshì[indeed;certainly] 确实;的确真是松了一口气...

知机的意思:同“ 知几 ”。《素问·离合真邪论》:“故曰知机道者不可挂以髮,不知机者扣之不发。” 王冰 注:“机者动之微,言贵知其微也。” 唐 崔颢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诗:“少年负胆气,好勇復知机。”《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世事纷纷难诉陈,知机端不误终身。” 鲁迅 《伪自由书·从幽默到正经》:“所以知机的人,必须也和大家一样哭丧着脸,以免于难。”参见“ 知几 ”。...

紫薇的意思:(1).花木名。又称满堂红、百日红。落叶小乔木,树皮滑泽,夏、秋之间开花,淡红紫色或白色,美丽可供观赏。 明 何景明 《查城十五夜对月》诗:“去年当此夜,坐对紫薇间。”(2).见“ 紫微 ”。...

薜萝衣的意思:指隐者的衣服。 元 倪瓒 《寄张贞居》诗:“苍蘚浑封麋鹿逕,白云新补薜萝衣。”参见“ 薜萝 ”。...

杨柳曲的意思:乐府《近代曲·杨柳枝》的别称。 唐 白居易 《和韦庶子远坊赴宴未夜先归之作兼呈裴员外》:“银烛忍抛《杨柳曲》,金鞍潜送石榴裙。” 唐 崔涂 《读<庾信集>》诗:“唯有一篇《杨柳曲》, 江 南 江 北为君愁。”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楹联賸话》:“ 梁应来 绍壬 为撰楹帖云:‘一闋《荔支香》,听玉笛吹来,徧传 南海 ;双声《杨柳曲》,问金尊把处,忆否 西湖 。’”亦称“ 杨柳歌 ”、“ 杨枝曲 ”。 唐 孟郊 《折杨柳》诗之二:“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枝疎缘别苦,曲怨为年多。” 明 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