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过长荡赏析

过长荡

明 · 沈周
发迹过长荡,识此平生始。
春流方漫衍,旷荡弥十里。
老葑蔽层云,敷芽青拟拟。
正如一明镜,剥蚀铜绣起。
西山欲临照,掩却螺髻美。
山亦拗怒去,南走太湖涘。
群势涌叠浪,争捷互排挤。
我恐先我去,挥手喝止止。
湖山四面好,转侧皆可喜。
此面正佳绝,扁舟载西子。
芳洲有隙地,肯卖脱紫绮。
移家非丹砂,所好在山水。

拼音版原文

guòchángdàngshípíngshēngshǐ

chūnliúfāngmànyǎnkuàngdàngshí

lǎofēngcéngyúnqīng

zhèngmíngjìngxiǎoshítóngxiù

西shānlínzhàoyǎnquèluóměi

shānàonánzǒutài

qúnshìyǒngdiélàngzhēngjiànpái

kǒngxiānhuīshǒuzhǐzhǐ

shānmiànhǎozhuǎnjiē

miànzhèngjiājuébiǎnzhōuzǎi西

fāngzhōuyǒuguānmàituō

jiāfēidānshāsuǒhǎozàishānshuǐ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过长荡》描绘了诗人行经长荡湖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湖水漫溢的景象,水面开阔,长达十里,老菖蒲丛生,仿佛覆盖着层层云朵,新芽青翠欲滴,如同明镜中的铜锈斑驳。诗人远眺西山,却被山势的曲折和太湖的壮丽景色所吸引,群山如浪涌叠,竞相展现其美。

诗人感叹时间流逝,担心美景易逝,于是挥手制止自己匆匆离去,想要尽情欣赏这湖光山色。他认为湖山之美无处不在,而眼前这一面尤为绝美,甚至想象能乘一叶扁舟,载着如西湖仙子般的美景。他还表达了对湖边芳洲土地的喜爱,希望能在此安居,因为他的喜好并非追求丹砂般的财富,而是山水之间的自然之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留恋,以及对淡泊生活的向往。

词语解释

拗怒的意思:愤怒不平。《旧唐书·郑畋传》:“殊不知五侯拗怒,期分 项羽 之尸;四塚既成,待葬 蚩尤 之骨。”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阴氏妹》:“家人奔救,女力甚猛,五六人持之,方得脱挟。归问其故,犹拗怒咆哮。” 清 龚自珍 《送徐铁孙序》:“则如 岭 之表,海之滸,磅礴浩汹,以受天下之瑰丽,而洩天下之拗怒也。”抑制怒气。《文选·班固<西都赋>》:“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李善 注:“拗,犹抑也。於六切。”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一奴从东廊出,仪貌和悦,怡怡然;一奴从西廊出,愤气勃然,拗怒...

扁舟的意思:◎ 扁舟 piānzhōu[small boat;skiff] 小船一叶扁舟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剥蚀的意思:◎ 剥蚀 bōshí(1) [erosion;corrosion]∶剥脱而逐渐损坏由于使用了伪劣涂料,墙皮半年就剥蚀了(2) [wear away]∶侵蚀。由于侵蚀而使裸露入了门,便是一个亭子,油漆已大半剥蚀。——《老残游记》...

层云的意思:◎ 层云 céngyún[stratus] 一种云形,其特点是水平伸展范围较大并且比层积云或卷层云的高度较低...

春流的意思:春天的水流;春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毖温泉於春流,驰寒波而秋徂。”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之一:“农务村村急,春流岸岸深。” 宋 陆游 《晓发金牛》诗:“ 沮水 春流緑, 嶓山 晓色苍。”...

丹砂的意思:◎ 丹砂 dānshā[cinnabar] 同“丹沙”。一种矿物,炼汞的主要原料。可做颜料,也可入药。又叫辰砂、朱砂...

发迹的意思:[释义](动)指人变得有钱有势。 [构成]动宾式:发|迹 [例句]最近几年他发迹了。(作谓语)...

芳洲的意思:芳草丛生的小洲。《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王逸 注:“芳洲,香草藂生水中之处。” 唐 郑愔 《采莲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清 王夫之 《春尽》诗之二:“杂甸与芳洲,当时不可留。”...

过长的意思:◎ 过长 guòcháng[too lengthy;too unduly long] 过分拖延或冗长这篇文章写得过长,至少要压缩三分之一时间过长...

好在的意思:[释义](副)表示具有某种有利的条件或情况。 [构成]偏正式:好〔在 [例句]我有空再来;好在离这儿不远。(作状语)...

湖山的意思:(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挥手的意思:挥手是指用手臂摆动或抬起手掌向某人或某物打招呼、告别或示意。...

佳绝的意思:好到极点;绝妙。 唐 无名氏 《玉泉子》:“﹝ 崔絪 ﹞即停於亭,欲题诗,顾见一絶,染翰尚湿, 絪 大讶其佳絶。” 宋 苏轼 《绕城观荷花得月明星稀》诗:“环城三十里,处处皆佳絶。”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精烟义墨》:“余闻之製墨之妙,正在和胶。今之造佳墨者,非不择精烟,而不能佳絶者,胶法谬也。”...

可喜的意思:◎ 可喜 kěxǐ(1) [gratifying]∶令人高兴的可喜的成就(2) [lovely]∶可爱他的浑家,生得风流,长得可喜...

旷荡的意思:◎ 旷荡 kuàngdàng(1) [open and vast]∶空阔宽广;广大旷荡的草原(2) [broad-mined;bigheart;magnanimous]∶旷达;大度心怀旷荡(3) [loaf about]∶闲游浪荡游顽旷荡...

临照的意思:本谓天日之照耀。多喻指君王的仪范或恩德。《左传·桓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 唐 陈鸿 《东城老父传》:“朝覲之礼容,临照之恩泽,衣之锦絮,饲之酒食,使展事而去,都中无留外国宾。” 宋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以陛下之临照,谁敢不应之以公?”...

流方的意思:指四方。《淮南子·要略》:“序四时,正流方。”...

螺髻的意思:形容女子盘发成螺旋状。...

漫衍的意思:(1).流溢;泛滥。《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大 汉 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漫衍,旁魄四塞,云尃雾散,上畅九垓,下泝八埏。”《文选·王褒<洞箫赋>》:“或漫衍而骆驛兮,沛焉竞溢。” 李善 注:“漫衍,流溢貌。” 清 严允肇 《哀淮人》诗:“一朝 河 岸决,漫衍东南陬。”(2).无准则,不受约束。《列子·仲尼》:“ 公孙龙 之为人也,行无师,学无友,佞给而不中,漫衍而无家。” 张湛 注:“乱行而无定家。” 明 归有光 《杨渐斋寿序》:“然不敢为漫衍卑謟之谈;以为世俗之文,非所以事先生也。” 清 恽敬 《...

明镜的意思:◎ 明镜 míngjìng(1) [mirror]∶明亮的镜子,比喻完美的典范谦恭礼节的明镜(2) [perceive]∶明察;明鉴今提五个首级首告,望相公老爷明镜。——《古今小说》...

排挤的意思:[释义](动)使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地位,多用于口语。 [构成]并列式:排+挤 [例句]注意团结;不要排挤异己。(作谓语)[同义]排斥...

平生的意思:[释义](1) (名)终身;一生。 (2) (副)从来。 [构成]偏正式:平(生 [例句]他把入党看做是平生的大事。(作定语)[同音]平声...

如一的意思:◎ 如一 rúyī[consistent] 相同;一致;没有差别始终如一表里如一...

山水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山上流下来的水。 (2) (名)山和水;泛指有山有水的风景。桂林山水甲天下。(作主语) (3) (名)指以风景为题材的中国画。 [构成]并列式:山+水...

四面的意思:◎ 四面 sìmiàn[all around;on all four sides] 东、南、西、北四个方面,泛指周围四面受敌...

太湖的意思:◎ 太湖 Tài Hú[Taihu] 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苏省南部,正常水位时2250平方公里。周围河流水网密布,为著名游览区...

铜绣的意思:谓用铜嵌砌的纹彩。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西录》:“其下大石当路,色逾铜绣。”...

西子的意思:西施 。《孟子·离娄下》:“ 西子 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宋 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 西湖 比 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明 王錂 《春芜记·构衅》:“东邻 季小姐 , 姮娥 月貌, 西子 花容,下官十分在意。”参见“ 西施 ”。...

西山的意思:(1).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

移家的意思:搬家;迁移住地。 唐 白居易 《移家》诗:“移家入新宅,罢郡有餘貲。” 宋 姜夔 《鹧鸪天》词:“移家径入 蓝田县 ,急急船头打鼓催。” 清 阎尔梅 《山中答友人》诗:“中原离乱岁云徂,日日移家家渐无。”...

有隙的意思:亦作“有隟”。有嫌隙;有怨恨。 唐 许嵩 《建康实录·太祖上》:“会郡与州有隙,曲直以先闻者善。”...

止止的意思:(1).犹止之。止于其上。《庄子·人间世》:“瞻彼闋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郭象 注:“夫吉祥之所集者,至虚至静也。” 王先谦 集解:“案下止字或‘之’之误。” 唐 权德舆 《与道者同守庚申》诗:“吉祥能止止,委顺则生生。”(2).停止;止住。《法华经·方便门》:“止止不须説,我法妙难思。” 唐 窦参 《湖上闲居》诗:“止止復何云,物情何自私。”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谢韩子华过饮》:“谁要卿料理,欲説且止止。”...

转侧的意思:◎ 转侧 zhuǎncè(1) [change position]∶转换角度、方向转侧看花(2) [toss about in bed]∶翻动身子;辗转反侧在床上转侧许久,方才入睡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聊斋志异·促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