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宾旸斋中独坐五首(其五)
宋末元初 · 方回
惯忍饥穷即圣贤,松心玉质未贞坚。
苦无知己庸何憾,断不逢人便乞怜。
龟鹤算高终老死,星辰位定有推迁。
味公独坐诗中意,可惜侵寻绛县年。
苦无知己庸何憾,断不逢人便乞怜。
龟鹤算高终老死,星辰位定有推迁。
味公独坐诗中意,可惜侵寻绛县年。
注释
惯忍:习惯于。饥穷:贫穷。
即:就是。
圣贤:品德高尚的人。
松心:像松树般坚韧的心。
玉质:玉石般的质地。
贞坚:坚定。
无知己:没有知己。
庸:怎么。
憾:遗憾。
逢人:遇到人。
乞怜:乞求怜悯。
龟鹤:长寿的龟和鹤。
算高:寿命长。
终老死:最终会衰老死亡。
星辰位定:星辰的位置固定。
推迁:变动。
味公:品味公正无私。
独坐:独自坐着。
诗中意:诗歌的意境。
可惜:可惜。
侵寻:悄悄流逝。
绛县年:指时间的流逝(绛县,古地名,这里泛指岁月)。
翻译
习惯于忍耐贫穷就是圣贤,松树般的坚韧和玉石般的质地尚未完全坚定。如果没有人理解自己又有什么遗憾,我绝不会轻易向他人乞求怜悯。
即使是长寿如龟鹤,最终也会衰老死亡,星辰的位置虽然固定,但也可能发生变动。
独自品味诗歌中的意境,可惜的是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就像绛县的时光一样。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末年到元初期诗人方回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寂寞中独自沉思的意境。诗中的语言简洁而深刻,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知己难寻的感慨,以及面对现实困顿时的无奈。
"惯忍饥穷即圣贤" 这一句点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即便在逆境中保持高洁的品质也被视为圣贤之举。"松心玉质未贞坚" 则表达了对自己的修养不够坚定,像是松木和玉石尚未达到纯净无暇的境界。
"苦无知己庸何憾" 这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找不到知音的悲哀。"断不逢人便乞怜" 则是表达了即使在孤独中,也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同情。
接下来的"龟鹤算高终老死,星辰位定有推迁"两句,用龟鹤比喻长寿,却也难免一死,星辰之所以能长存,是因为它们的位置固定,不会改变。这里诗人可能在感慨生命无常,即使是天上的星辰,也有其运行规律。
最后两句"味公独坐诗中意,可惜侵寻绛县年" 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诗中的情思,感到时光易逝,不经意间已是白发满头,对过去美好的时光无法挽留的遗憾。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方回在困顿中坚守品格、对友情的渴望以及面对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他的文字简练却深刻,透露出一位生活中的知识分子对于精神寄托和内心世界的强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