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雨中投仙姑寺赏析

雨中投仙姑寺

明 · 李先芳
雨中投古刹,江岸少人行。
立马候松径,呼僧问寺名。
断碑经火尽,荒草入秋平。
惟有枫林树,泠泠清梵声。

拼音版原文

zhōngtóuchàjiāngànshǎorénxíng

hòusōngjìngsēngwènmíng

duànbēijīnghuǒjìnhuāngcǎoqiūpíng

wéiyǒufēnglínshùlínglíngqīngfànshē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先芳的《雨中投仙姑寺》描绘了诗人雨中造访一座古刹的场景。首句“雨中投古刹”展现了诗人冒雨寻访寺庙的虔诚与决心,环境的湿润与寂静为后文营造了氛围。次句“江岸少人行”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行程的孤独,也暗示了寺庙的偏远和宁静。

“立马候松径”写诗人骑马在松林小径等待,显示出他对目的地的期待和对环境的细致观察。接着,“呼僧问寺名”则通过直接行动,表现出诗人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追求。

“断碑经火尽,荒草入秋平”描绘了寺庙的衰败景象,残破的石碑被火烧过,野草在秋季蔓延,显示出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痕迹。然而,这并未掩盖“惟有枫林树,泠泠清梵声”的生机与禅意,枫林的红叶与寺庙的诵经声形成鲜明对比,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禅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寺庙的孤寂与历史感,以及诗人在此处所体验到的静谧与心灵的净化。

词语解释

断碑的意思:断裂残缺的石碑。 宋 黄庭坚 《病起荆江亭即事》诗之五:“ 杨綰 当朝天下喜,断碑零落卧秋风。” 元 傅若金 《韩淮阴庙》诗:“ 高帝 旌旗俱寂寞,断碑零落后人看。” 清 方文 《富池晚泊》诗:“断碑零落荒草间,欲考其详罕知者。”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嘱托了他以煮饭烧菜的杂务,我和船家就从断碑乱石中间爬上了 钓台 。”...

梵声的意思:念佛诵经之声。 南朝 梁武帝 《和太子忏悔》诗:“繚绕闻天乐,周流扬梵声。” 唐 王维 《登辨觉寺》诗:“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南唐 陈陶 《题豫章西山香城寺》诗:“ 祇园 树老梵声小,雪岭花香灯影长。”...

枫林的意思:枫树林。枫叶至秋而变红,甚美。诗文中常以枫来表现秋色。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赤叶枫林百舌鸣,黄花野岸天鸡舞。” 元 周文质 《叨叨令·四景》曲:“夏乘舟,柳岸莲塘上醉。秋登高,菊径枫林下醉。” 郁达夫 《杭江小历纪程·金华北山》:“到 华溪桥 ,就已经入了山口,右手一峰,于竹叶枫林之内,时露着白墙黑瓦。”...

古刹的意思:◎ 古刹 gǔchà[old temple] 年代久远的寺庙燕然对古刹,代郡隐城楼。—— 南朝陈· 徐陵《出自蓟北门行》...

立马的意思:◎ 立马 lìmǎ(1) [draw horse to a stop]∶骑在站立不动的马上;驻马立马挺枪(2) [immediately;right away; at once; straight away; instantly]〈方〉∶马上你叫他立马回电话...

林树的意思:树木;树林。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二:“於此东行三十里,当有邱陵林树,状若社庙。”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丘生》:“初不知有园,及遥见林树葱鬱,楼阁参差,讶而询诸耕者,始得其详。”...

泠泠的意思:◎ 泠泠 línglíng(1) [cool;chilly]∶形容清凉;冷清白露泠泠(2) [(of voice) clear]∶本指流水声。借指清幽的声音...

清梵的意思:谓僧尼诵经的声音。 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大招离垢之賔,广集应真之侣,清梵含吐,一唱三嘆。” 唐 韩翃 《题僧房》诗:“名香连竹径,清梵出花臺。”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福慧庵》:“礼罢 远公 旧时塔,数声清梵莫云多。”...

少人的意思:(1).轻视人。《鹖冠子·武灵王》:“少人而自至。” 陆佃 注:“狭人而自以为至。”(2).少数人。《三国志·魏志·刘劭传》:“贼众新至,心专气鋭。 宠 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

松径的意思:松间小路。 南朝 梁 刘孝先 《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唐 元结 《登白云亭》诗:“出门见 南山 ,喜逐松径行。” 宋 苏辙 《游锺山》诗:“石梯南下俯城闉,松径东蟠转山谷。”...

惟有的意思:◎ 惟有 wéiyǒu[only] 只有我们都很高兴,惟有他沉着脸...

中投的意思:体育名词。中距离投篮的省称。《体育报》1984.3.28:“通过大胆中投和罚球,将比分逐渐赶了上来。”...